121、鹤鸣石船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1、鹤鸣石船 (1 / 5)
        洛阳城的周边有四条大河,分别是洛水、伊水、谷水、瀍水。隋代时将谷水引入城内的紫微皇宫,形成一处皇家池苑,因其形状与东海的九洲相似而取名为九州池,九州池水深丈余,堤岸屈曲,池中有数个小岛,鸟鱼翔泳,花卉罗植,其景美不胜收。

        九州池的西岸水边建有一座形似石船的殿台楼阁,有三层楼高,雄伟壮观,远远望去就象一条停泊在九州池边的大船。船头处雕刻了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因此将此楼取名为“鹤鸣船”,也称“鹤鸣楼”。

        今日玄宗和杨玉环就是在鹤鸣船上与民同乐。

        两人并肩坐在船的第二层阁楼上,在金黄色的帐幄之下透过栏杆俯视着楼下诺大的场台,就象是在长安兴庆宫的勤政务本楼上俯瞰宫外大广场一般。经过内务府精心挑选的来自洛阳城的百名教坊民众、歌舞艺人以及民间奇才聚集于底层大场台上,纷纷登场亮相献艺。

        鹤鸣船上鼓乐齐鸣,好不热闹,船上的百名布衣民众难得有机会进到皇宫面见当今天子,一个个施展各自才艺,有吃拉弹唱的、有舞剑弄棒的、有顶着百尺高竿纹丝不动的,各种江湖把式精彩纷呈,看得楼上的玄宗和杨太真心花怒放。

        这时,掌案内监刘希暹引着一孩童走上楼,来到玄宗和杨玉环前,刘希暹奏道:“启禀圣人,此孩童是内务府走访民间时有教坊长者举荐的,名叫刘晏,天生异才,禀赋国人,年方十岁,却已博览群书,据说他经史子集样样精熟,还时常替人校正经书编撰抄写的勘误,邻里街坊无不交口称赞。”

        所谓校正经书编撰抄写的勘误主要就是查找书中的错别字与病句,能做得了此项工作的人不说是满腹经纶,也是饱读诗书。

        玄宗一听刘希暹的介绍顿时来了兴趣,他一向爱才,立刻转过头了不再看楼下,仔细打量着身前这个孩童,见其面如傅粉,齿白如玉,眉清目秀,一双水灵灵的眼眸不停地转来转去,样子着实惹人爱怜。

        正在略施粉黛的杨玉环看到小刘晏也是格外喜欢,当即命人给刘晏送去果品,小刘晏大大方方地称谢,声音如黄鹂一般清脆。

        “哈哈哈,小小刘晏,你几岁来着?”玄宗发话。

        “启禀圣人,小民十岁。”刘晏正经八百的回答。

        “街坊人说你小小年纪,就能帮助他人校正经书中的勘误,可有此事?”玄宗继续问。

        “偶一为之。”刘晏还是非常自然的回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