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2、平戎八策 (2 / 5)
董延光一愣,显然他没料到玄宗有此一问,有点慌乱地说:“兵部一收到此书,立刻禀报圣人,还……还没来得及会商对策。”
王忠嗣见状,替董延光解围说:“圣人,臣以为此乃大唐之良机,突厥最近遭遇天灾,军民缺乏粮草,王庭内部争斗不断,此次登利可汗铤而走险诛杀右相,极有可能激起大乱,我军可迅速集结重兵北出受降城,给突厥以大兵压境之势,乘机联合葛逻禄、回纥、拔悉密三大部起兵攻伐突厥王庭。”
玄宗脸色凝重,转向李瑱问:“瑱儿,你在朔方屯田练兵三年,应该知晓敌情,有何良策?”
李瑱就等玄宗发问,当下胸有成竹地说:“父皇,突厥气数将尽,此乃天赐良机,登利可汗年轻无知,误用妇人之见,竟敢不计后果用雷霆手段除去右杀利特勤,突厥人称宰相为杀,左相为左杀,右相为右杀。右杀被诛,必然引起左杀阙特勤心悸背叛,从而刀兵相见。突厥左杀所部兵力本就大大强于右杀,加上右杀的余部必定要为主报仇,左、右两杀合兵攻击王庭已是必然之势。而突厥王庭的兵力并不比左右两杀强大,以往是依仗归附的葛逻禄、回纥、拔悉密几大部相护,方才震慑草原。如今这几大部族早已离心离德,定不会出兵相助王庭。儿臣料经过一番激战之后,登利可汗必然不敌两杀,轻则逃离王庭,重则兵败被杀,突厥元气大丧已成定局。”
玄宗听到这里,眉心舒展,双眼放光,急促地催道:“皇儿继续讲下去。”
“果真若如儿臣所料,突厥左杀与大可汗自相厮杀,不管谁胜,都是两败俱伤,我大唐可坐收渔翁之利,万不可失去此等千载难逢战机,必如大将军所言尽快调集重兵出击,儿臣特献上《平戎八策》*。”
“哪八策?瑱儿快细细道来。”玄宗急切的问。
“其一,近期突厥局势必将大变,我军静待其王庭内讧,引发战祸,切不可过早出兵,以防其各部结盟一致对外。
其二,突厥内战一起,待其激战正酣、损失惨重之际,我军兵分五路雷霆出击,夹击突厥王庭黑沙城*。
其三,五路大军分东、中、西三处进兵,三路主攻,两路辅攻。其中东路军主力一部兵出东受降城,突进突厥王庭左翼,另一部由东北平卢地区出兵,协助东路主力截断突厥东逃之路;中路军出中受降城,直取突厥王庭;西路军主力一部从西受降城出兵,攻伐突厥王庭右翼,另一部由安西北庭出兵,协助西路主力拦截突厥向西逃窜入西域。
其四,东路军主力宜由朝廷王师担纲,由范阳军一部辅攻;中路军以朔方各军为主;西路军主力则由神策军充任,安西军一部辅攻。
其五,铁勒诸部*中的拔悉密、葛逻禄、回纥为归附突厥各部中最强盛的三大部族,早已各怀异志,与我朝暗通款曲已久,我朝可派遣能言善辩之士,因势利导,晓之以理,动之以利,使其与我五路大军联合,共伐突厥阿史那王族。
其六,安西、范阳两节度府处于突厥东西两端,我大军出兵之时,此两镇应暂停其它战事,大张声势,佯陈重兵于边境隘口,震慑突厥。
其七,攻克突厥王庭黑沙城之后,突厥余部必然由漠南向漠北逃窜,因突厥国土辽阔,漠北之地纵深数千里,我军不熟地形,不宜千里劳师远追,归附突厥的铁勒诸部久居草原,熟知地形民情,故须驱使回纥三大部乘胜追剿突厥余部,而我大唐军在漠南王庭或矶口坐镇,务必擒剿阿史那王族重要余党,并一举攻克位于燕然山的突厥北庭龙城,使其永无东山再起之可能。
其八,突厥阿史那王族覆灭后,三大部应共奉我大唐为主,称臣进贡,朝廷许诺在突厥故地设置羁縻州府,由三大部平分北境大漠草原之地,勿让其中任何一部坐大。”
李瑱一口气将胸中方略和盘托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