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9、恒王避祸 (4 / 5)
听到这里,一旁的李瑱皱起了眉头,对玄宗说:“父皇,突骑施乃我大唐羁縻属国,兵强马壮,处于我大唐与西方大食两大强国之间,多年来屡次击破大食东犯之兵,替我大唐拱卫西域诸国与安西四镇,我朝对突骑施应以安抚为主,不可轻动刀兵,自断羽翼。”
玄宗不置可否地点点头。
李林甫继续说:“在西部边塞,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在青海设计再次击败吐蕃军,斩首两千余级,吐蕃宰相乞力徐只身逃脱,我河西军又占据大片青海之地。
在西南边关,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也多次用兵击败吐蕃,使吐蕃军龟缩在高原上不敢犯我西南边界。
如今,我大唐更是威加海内,军威势不可挡。全赖圣人天威洪福啊!”
玄宗心情愉快地听着,笑容可掬:“这才是我大唐风范!传旨褒奖哥舒翰、裴宽、盖嘉运、崔希逸、章仇兼琼。”
这时,李瑱走上前来说道:“恭贺父皇!儿臣听了首相大人之奏,有一想法不知是否妥当?”
玄宗微笑地说:“瑱儿你且讲来。”
李瑱道:“放眼我大唐四方边塞,安西军远跨葱岭之外,西域咸服;剑南有天险可据,吐蕃寸步难进;辽东之地已几尽归大唐,奚和契丹已成穷寇;吐蕃节节败退,不复往日之勇,青海之地已被我收复大半。此四地皆已不足为虑,唯有北境突厥,兵多将广,地域辽阔。且与我长安最近,牵绊我朔方、河西、河东、范阳四镇重兵,威胁最大,是我大唐之心腹大患。幸天佑我国,如今突厥内乱,国势动荡,我军应抓住这一千载难逢之良机,一则派出能言善辩及机巧之士潜入其国乘势游说分化其内部权贵,加剧大可汗与两宰相之间的矛盾,笼络葛逻禄、回纥、拔悉密部为我所用。二则我军要大力练兵备战,一旦时机成熟就大举进攻,一战平定突厥,北境大事定矣!哥舒翰将军提到目前朔方军军力有限,防御有余但进取不足,儿臣有一奏请,请父皇恩准。”
玄宗疑惑地看着李瑱,示意他继续讲下去。
李瑱顿了顿,说道:“儿臣曾领兵征伐西域,略通用兵之道。愿奉旨前去朔方边塞屯田练兵,不出一年,定能练就一支精锐之师与朔方军一起联手北出受降城,完成历代先祖及父皇夙愿,扫灭突厥这个北境宿敌。”
玄宗听罢就是一愣,眼睛瞪得大大的,下意识地扭头瞅了旁边的高力士一眼,高力士也是暗中一惊,因为他知道不久前玄宗还和他聊起立太子的事情,在玄宗心目中只有忠王李亨、寿王李瑁和恒王李瑱是太子的合适人选,但究竟选谁,一时还拿不定主意。
高力士甚至感觉到玄宗更倾向李瑱一些,他认为李瑱最象玄宗,也颇有太宗皇帝遗风,但李瑱毕竟在三皇子中年纪最小,且因为自幼在曲阜学道,朝中并无根基,因此玄宗迟迟不定太子也许就是为了给李瑱更多时间。但没想到李瑱今天突然提出要远去朔方,实在大出意料之外。
一旦离开了京都长安,自然也就脱离了玄宗的视野,当太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高力士不知道李瑱是怎么想的,怎么会自断登峰造极之路?
不光高力士想不通,玄宗也想不通,他疑惑地看着李瑱,又不好明说有关太子之位的事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