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天长大节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2章 天长大节 (2 / 4)
        说罢,张九龄走到前面的一个桌前捧起自己撰写的一卷《千秋金镜录》呈给玄宗,玄宗接过来,表情复杂地翻看了起来,边看边频频点头,对张九龄说:“九龄身为首相,替君分忧,为国殚精竭虑,其心可嘉,其心可嘉。”

        说完,玄宗放下书卷,转过身对众臣说:“各位卿家,咱们回到宴席上继续畅饮,大家一醉方休!”

        玄宗领着大家一起沿着凝碧池返回宴席,走过池边的时候,忽然池中有鱼儿扑腾一声跃出水面,引得玄宗探身过去低头欣赏,瞥见清澈见底的水池中数十尾小鱼儿来回游荡,好不可爱。便对张九龄、李林甫等众臣说:“你们看,这凝碧池中的鱼儿游来游去的,多么鲜活可爱啊!”

        李林甫赶紧陪着笑说道:“这都是有赖于圣人的恩德所致啊!”

        而张九龄却不假思索一本正经地说:“池中的鱼儿犹如圣人用人,它们只不过能装点景致,博取大家一乐罢了。”

        在场的众人都能听出张九龄其实话里有话,但也都明白张九龄说的在理。只有李林甫觉得张九龄是在给自己难堪,心中恼怒,但一向老成持重,心机深重的他脸上表现得镇定如常,堆笑着招呼玄宗继续往宴席上走回。玄宗也没多说什么,踱着脚步在众臣的簇拥下回到座位,大家又开始继续吃喝玩耍。

        君臣一直尽兴到傍晚时分,方才散去。

        洛阳的紫微宫内有三大核心主殿,从南到北依次是乾元殿、贞观殿、徽猷殿。规模最大的乾元殿一般用于举行盛大朝会或大型庆典活动,类似于长安的含元殿;贞观殿则类似于长安的宣政殿,用于举行定期的一般性朝会;而徽猷殿则类似于长安的紫宸殿,一般用于召集若干重臣商讨国务、军机要事。

        天长节过去了十几日,还在洛阳休闲玩乐中的玄宗皇帝应李林甫奏请,在徽猷殿召集张九龄、裴耀卿、李林甫、王忠嗣、严挺之商议朝廷**事宜。

        李林甫兼任吏部尚书,因此人事的事情由他来奏报:“圣人,按朝廷以往惯例,这个时节该提拔、转任一批朝廷命官了。臣一一禀报:如今纵观内地各节度使中,臣以为河西节度使牛仙客任职勤勉,治郡有方,在任时府库财物充盈,器械精劲,政绩可观,圣人前次西巡青海时也对其褒奖有加。因此臣建议将牛仙客调回长安,提任工部尚书一职,接替已经去世的陆象先大人……”

        这时,张九龄发声反对:“自开国以来,六部尚书之职只有德高望重者才可担任,牛仙客是边疆小吏出身,虽然在节度使任上有所业绩,但身为边将,充实仓库、修理器械乃是本职,不足以论功。圣人赏赐金帛即可,要骤然提拔到工部尚书要职,恐怕不妥。”

        玄宗思考片刻,说道:“朕是对牛仙客褒奖过,那就先把牛仙客调回长安,任职御史大夫,暂时摄理工部事务。”

        张九龄接着说:“河西节度使肩负护卫长安西部门户重任,北有突厥南有吐蕃,非久经沙场之良将不能胜任,臣建议由右羽林将军崔希逸接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