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章 仆固怀恩 (1 / 5)
夜色已深,皓月当空,汴州官家驿舍的一个房间内,崔宗之、卫伯玉、颜真卿、公孙玥璐分坐在李瑱的周围,大家在商议汴州的灾情。
颜真卿说道:“下官与公孙姑娘分别在田野巡查了两日,发现灾情的确如汴州奏报上所述,大批农户损失惨重。但从官员到百姓,除了烧香祷告外,基本别无他法。个别地方有采用一些简单办法驱赶蝗虫,但收效甚微。下官曾问一些官员百姓,飞蝗既然屡屡来犯,为何不想想捕杀的办法?他们一个个都摇头。不是说使不得就是说没有啥办法。”
公孙玥璐也说:“我这的情况与颜大人所言差不多,这两日每日都碰见漫天的飞蝗到田地里吃食庄稼。而大家都是把希望寄托于上天,希望通过烧香祷告感动天神收走蝗虫,无奈上天丝毫不为所动。”
崔宗之接着说:“下官曾私下试探过倪刺史,他极力反对捕杀蝗虫,认为这是不吉祥的举动,会招致上天惩罚。”
公孙玥璐插话道:“难道倪刺史认为现在不是上天在惩罚吗?”
崔宗之停顿了一下,若有所思地看了公孙一眼,接着说:“倪刺史本人不同意捕杀蝗虫,汴州的其他官员像别驾、司马以及一干县令等也都受他影响,不愿意设法捕杀蝗虫。”
卫伯玉冷笑一声,说道:“怪不得这些人只知道在刺史衙门垂头叹息,束手无措,任由飞蝗肆虐,坑害百姓。一帮不作为的官吏!”
崔宗之解释说:“我了解倪若水大人,他其实是个忠厚正直之人,一心为朝廷,只是为人过于因循守旧,古板僵化。不过,我看长史仆固怀仁倒是比较开明,他与下官也提到应该采用捕杀飞蝗之法,只是碍于刺史之意,未能有所举措。”
李瑱听着几个人的说话,出声说:“各位说的不错,明日我们去刺史府见倪若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务必得让他明白只有采用捕杀飞蝗之法,才能解除蝗灾。只有说服了他,其他官员才能纷纷效仿。”李瑱顿了一下,继续说:“现在的问题是,该用什么捕蝗之法?你们说说。”
颜真卿回答:“殿下,下官仔细地阅读了您从京城带来的几本书,上面有记载着一种捕蝗之法:蝗虫如飞蛾一般,夜间见火就扑。可组织民力在田边燃起尽可能多的火堆,同时在每个火堆旁挖一大坑,飞蝗扑火被烧死后就地埋在坑里,两三日便可除尽蝗虫。”
公孙玥露说:“我今日在和一个老农户攀谈时,他也提到过祖上传下来的一个灭蝗方法,和方才颜大人说的相仿。但要多处配合,同时燃火挖坑,才能烧尽数量巨大的飞蝗。”
崔宗之也说:“下官昨日听一位老农说,东面的大海边生有一种白鸟,善扑食飞蝗,数千只白鸟就能吞食数十万只飞蝗。只是此鸟可遇不可求,而且只在东方的州县出现,极少飞到汴州这边来。”
李瑱见大家都说的差不多了,于是道:“好,在汴州就用堆火埋坑法,明日先说服倪刺史,再使他的属下信服,然后大家方得齐心协力一起行动。倪若水生性固执,我等说服他需要采取一些策略。”
次日清晨,李瑱与随行十数人全数来到刺史衙门,倪若水、仆固怀仁以及多位州县官吏也正在衙门大堂等候。李瑱让侍从们在外候着,自己和崔、卫、颜、公孙五人随倪若水等官员进入大堂。
众人寒暄落座后,李瑱对倪若水说:“倪刺史,我等已经在农田勘察两日,对汴州灾情基本了解,昨夜已经拟好捕蝗方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