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偶遇佳人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章 偶遇佳人 (1 / 4)
        汴州,一座著名的历史古城,早在《禹贡》上就曾有记载,春秋时为郑国属地,战国时是七雄之一的魏国都城,汉朝时称为陈留郡,南北朝时更名汴州,因汴水临城而得名。

        汴州西距洛阳四百二十里*,在洛阳通往汴州的官道上,这一日疾驰着十几匹骏马,奔在前面的有四骑,为首一人正是恒王李瑱,后面紧跟着的三人分别是御史中丞崔宗之,他就是那年上巳节与李白、贺知章等人一起在曲江岸边胡姬酒肆喝酒的八酒仙之一,另外还有刚刚升职户部郎中的前科状元颜真卿以及大内羽林军统领卫伯玉。

        这十几人一路马不停蹄奔行了半天,这会儿来到路边一家茶馆前歇下脚来,崔宗之、颜真卿、卫伯玉陪着恒王李瑱坐在路边的一张桌边喝茶解渴,其余随从有的围坐在另一桌,有的则牵马去后院喂草喂水。

        李瑱坐在那里,回想着从长安出发前的一天,自己去后宫向母亲郑才人辞行,恰巧吏部尚书李林甫的千金李怡慧也在那里与母亲闲聊,听说李瑱要去河南、山东治理蝗灾,她便提出要跟着一起去。李瑱差点笑出声来,说那不是去玩耍,而是趟苦差事,李怡慧说她也熟读诗书,也许在治理蝗灾上能帮上忙。

        当时李瑱心想:这个少女自从在曲阜认识以来,总是有意无意的出现在自己身边,不过自己对她的印象也不错,觉得这个女孩美丽善良、聪慧机灵又饱读诗书。但是随着自己在京城的时间一久,对她的父亲李林甫有些看法,尤其是最近自己一向敬佩的首相张说免职,据说和李林甫脱不了干系,因此对李怡慧也是若即若离,不想走得太近。

        李瑱和母亲好说歹说,总算劝住了她。

        想到这里,李瑱不禁摇头一笑,喝了口茶,转头问崔宗之:“我们大概还有多久能到汴州?”

        崔宗之答道:“日落前应能到,今晚可以在汴州城歇下了。”李瑱又道:“到了汴州后咱们先去农田勘查灾情。”

        过了片刻,李瑱叫着颜真卿的字问:“清臣,你那年的武科状元郭子仪现在何处任职?”

        颜真卿答:“郭子仪已经去了朔方,在节度使哥舒翰将军帐下任参军之职。郭子仪与下官相熟,闲聊时还经常提到殿下,对您佩服之至。”

        李瑱一笑:“本王倒是很久没见过。郭子仪才堪大用,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几人正聊着,就听官道上马蹄声响,一骑白马风驰而过,众人目光扫去,马上是一位白衣女子。待到人骑刚刚奔过酒肆,突然就听李瑱高声冲那马上的女子喊道:“白马上可是公孙姑娘?”

        白衣女子嗖地勒住坐骑,转过马身,定睛看着酒肆前的李瑱几人,认出了李瑱和崔宗之,连忙催马走了过来,翻身下马,面上略带欢喜地对李瑱和崔宗之行礼说:“恒王殿下、崔大人,真巧啊,您们怎么在这?”

        白衣女子正是公孙玥璐,怀中依旧抱着锦绢裹着的长剑。

        崔宗之此时也认出了公孙,之前曾于上巳节在胡姬酒肆见过一面。也回礼道:“原来是公孙姑娘,别来无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