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章 泰山封禅 (4 / 4)
与此同时,山下的百官也在祭祀五方神坻,整个泰山上下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登封仪式结束后,禁军护卫着玄宗及群臣走下泰山,山下群臣及番邦诸夷使者早已在行宫外恭候銮驾,见着玄宗争相迎贺。
当晚,玄宗众人继续在泰山脚下行宫宿夜。
十一月十一日一早,君臣移驾到泰山旁边的社首山,继续按照昨日登封仪式的程序进行降禅仪式,祭祀地神及其他诸神。社首山乃是泰山的附属支系,山势低矮平缓,历代帝王降禅仪式多在此山进行。
封禅仪式结束后,唐玄宗兴致勃勃,亲自撰写了《纪泰山铭》,刻勒在泰山顶大观峰。洋洋千言的唐摩崖石刻迄今可见,其中铭文如下*:
维天生人,立君以理,维君受命,奉天为子。代去不留,人来无已,德凉者灭,道高斯起。赫赫高祖,明明太宗,爰革隋政,奄有万邦。罄天张宇,尽地开封,武称有截,文表时邕。高宗稽古,德施周溥,茫茫九夷,削平一鼓。礼备封禅,功齐舜禹,岩巍岱宗,卫我神主。中宗绍运,旧邦惟新,睿宗继明,天下归仁。恭己南面,氤氲化淳,告成之礼,留诸后人。缅余小子,重基五圣,匪功伐高,匪德矜盛。钦若祀典,丕承永命,至诚动天,福我万姓。古封太山,七十二君,或禅亭亭,或禅云云。其迹不见,其名可闻,祗遹文祖,光昭旧勋。方士虚诞,儒书不足,佚后求仙,诬神检玉。秦灾风雨,汉污编录,德未合天,或承之辱。道在观政,名非从欲,铭心绝岩,播告群岳。
同时,首相张说等重臣也都撰写了文章,刻于石上以纪念此次泰山封禅。
封禅大典结束后,朝廷按惯例要封赏参加泰山封禅的相关官员。玄宗皇帝下旨,内外官三品以上的赐爵位一等,四品以下的赐官阶一级,凡是陪同登上山顶的也官升一阶,由首相张说拟定封赏名册。
登山之前,张说就草拟好了诏书,他把很多自己的亲信或和自己走得近的官员列入封赏名册,而把一些德高望重但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大臣排在名单后面或干脆剔出名单。
张九龄看到名册,眉头紧锁,找到张说劝道:“首相大人,官品爵位是天下公共的器物,应该把德高望重之人排在前面,有功劳的旧臣排在后面,没有功劳的人不应该入册。否则,就会有人指责和批评。现在泰山封禅,广施恩泽,这是百年不遇的大事。有名望和声誉的人,不能蒙受恩泽,一些小官小吏却先被加官晋爵,张某担心诏告公布后,会让不少僚属感到失望,希望大人仔细考量此事。”
张说不以为然,笑着拍了拍张九龄的肩说:“九龄多虑了,你说的这些都是荒唐无据的议论,不值得担心!”
张说非常自信地没有采纳张九龄的建议。
张说没有料到的是:等到封赏诏令颁布后,朝廷内外的人果然对他多有怨气和指责,后来最终迫使他罢官,此乃后话。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