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章 集贤书院 (2 / 3)
张九龄本不赞成封禅,但玄宗既然已下旨,只有遵从,当下言道:“首相大人与王御史言之有理,下官赞同。”
李林甫见两位宰相意见一致,立刻变脸一笑:“既如此,下官也就不说什么了。”
护国大将军王忠嗣接话说道:“圣驾东去泰山封禅,国之重臣亦俱随驾前往,长安、洛阳两都空虚,须得防备四夷番邦觊觎长安。下官愿留守京师长安,以备万一。”
张九龄摇头道:“所谓封禅,是向天地颂告我大唐的丰功伟绩:大唐恩德遍及四海、大唐百姓无不安宁、万国无不敬仰等等。而今却要担心番邦来犯,这是没有道理的。张某有一建议:四夷番邦,以突厥最大最强,而今与我大唐正相安无事。可先派遣一使者北赴突厥,邀请突厥可汗委派特使参加我封禅大典,突厥可汗想必会欣然答应。如果突厥能派使者参加封禅,其它番邦诸国部落一定效仿,接到我朝邀请后也纷纷派使前来。如此,何来兵戈之忧?我等就可安然东去泰山矣!”
众人闻听此言,皆拍手赞道:“左相高见。”
禁军大统领陈玄礼一直没说话,此时也开口说:“各位大人,封禅礼节末将不甚了解,全赖各位大人周全。唯有圣人出行泰山,保驾护卫之责禁军责无旁贷,我朝禁军虽号称有十六卫,但只有龙武军、羽林军和金吾卫三军承担京师护卫实责。末将拟从此三军中挑选一万铁骑和一万精锐步兵共两万将士护驾。”
宇文融眉头一皱,说道:“如今天下太平,从长安到泰山一路酒肆店家林立,沿途商旅络绎不绝。不用如此多精兵护驾吧?也可以省些花费。”
张说当即一摆手回道:“太平盛世,封禅大典人皆向往,禁军多一点无妨,声势浩大不也显得皇家威严嘛。”
宇文融听罢,心中虽有不满但也不好反对,只有默不作声。
贺知章见气氛有点尴尬,笑了笑出来打圆场说:“如圣人准我等所奏,下官即日先行前往泰山,在山顶督建青色圆形的‘登封坛’,广五丈,高九尺,圆台之上再筑有方坛,广一丈二尺,高九尺,玉牒即封藏于此,圆台四周按五行方位装饰五色土。然后在三里之外的社首山督建黄色方形的‘降禅坛’。”
张说听罢点点头,对王维说道:“善,那就有劳贺侍郎了,另外,修建封禅台乃是大事,王御史通晓古今,又负有监察之责,甚得圣人器重,可与贺侍郎一起提前前往。”
王维站起身道:“谨遵首相大人之命。”
众人又继续商议了一些琐碎事情,布置妥当后,方才散去,张说留下来撰写奏章。
次日,天刚蒙蒙亮,玄宗皇帝一如既往地用完早膳,来到紫宸殿,刚坐定不久,值班内监就呈上了太子李瑛、卾王李瑶、光王李琚三人联名的奏折,内容即是奏请父皇废除高宗乾封年间后妃参与封禅旧制,恢复由太子及皇室亲王参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