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篇:交换底牌 (6 / 10)
午饭后,陆兮非驱车向西和医院出发。
西和医院处于天元市的市中心,地标性建筑离西和医院不足2公里,步行街、市政府离西和医院也只有一步之遥。到了这边才能体会天元市的繁华和魅力。陆兮非虽然在天元市待了十几年,可是真正来市中心的机会并不多,大多都在郊区范围内活动。陆兮非住的地方,离市中心一个小时的路程,而他所在的单位,离市中心也有半个小时的路程。因此,他对这片区域并不是特别熟悉。偶尔亲朋好友过来,才会带他们到这边来看一看玩一玩,感受天元市的繁华。有一次,陆兮非的大学同学过来,他带着同学去一家经常去的餐厅吃饭,结果绕了将近一个小时才找到,陆兮非觉得非常不好意思,向同学解释,“我真的在天元市生活了7年”,逗的同学哈哈大笑,这也成为同学们中的笑柄。
现在的科技和以前大不一样,以前智能手机没有普及,非智能手机没有导航功能,所以找不到路很正常。如今智能手机人手一部,导航也成为常用软件,所以找路已经不是一件难事。尽管西和医院地处繁华市中心,路多、门牌多,但是通过导航还是很快找到。只见西和医院的标牌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里显得格外醒目。
西和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也是一所老字牌的综合性医院,它的骨科、烧伤科、耳鼻喉科在全国知名度非常高,许多国内的病人尤其是周边的病人慕名而来。这么一所医院,每天人满为患,一号难求,黄牛经常在医院附近活动,见人就问,需要专家号不?一个专家号甚至被黄牛炒到一千块钱一个,还供不应求。在这么一所医院,俞东明的地位可想而知。
医院就是一个小社会,不管你是天王老子,还是平民百姓,都会生病,生病就得到医院来,来医院就要找医生看病。不同的是,有关系、有地位的人能获得VIP待遇,不用排队,享受最优质的医疗资源。而普通老百姓只能等,用时间去换取机会,有时拍CT,一等就是一个月。外地来看病的根本耗不起。甚至有些外地的病号,为了看病,在医院附近租房,一租就是一两个月,因为看一场病不是一两次就能解决,挂号、检查、诊疗、再检查、再诊疗、住院、手术等等一系列流程,不来回折腾几次根本看不完。而如果回老家,路上来来回回,坐车成本并不比租房便宜,所以一些人索性就在医院附近租房,方便就医。
在医院里,各色各样的人都能遇见。医院里的部分医生和护士也成了人精,权贵的打过招呼的,态度好又有耐心;而普通人,排队时间长、看病时间短,医生又没有耐心,病人多问几句就很不耐烦。这样的态度导致医闹、杀医事件屡见不鲜,甚至有人开始专门从事医闹生意。有些医院为了息事宁人,只能满足医闹的要求,导致医闹越演越烈,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
医院种种突发事件,对医院领导的处理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俞东明作为医务部的直接一把手,能在这个岗位干10年,能力可见一斑。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他很有一套自己的处理方法,有人戏称他为千面人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听说,西和医院近期可能要改选,俞东明成为此次竞争院长的热门人选。当前,他已经听说西和医院的名次可能要下滑。院长听说后也特别紧张,不想在自己卸任的时候被人千夫所指,他可不想被人指责在任期间因自己管理不善而导致医院排名下滑。所以院长私下对俞东明说,如果这次他能搞定西和医院排名不下滑,将全力支持他竞选院长。
这也就是为什么俞东明对陆兮非如此上心的原因。当然他也可以找赵如兰解决问题。可是赵如兰这人,他心里很清楚,她其实并不好相处,一次帮忙解决没有问题,但是屡次操作就没那么好说话。做人还得计划长远,真正做事的是陆兮非,现官不能现管,把陆兮非搞定,以后就不用再大费周章劳烦赵如兰,也解决后顾之忧。所以他在下一步大棋,想尽办法拉拢陆兮非,为以后铺路。
到了西和医院,陆兮非打电话告诉俞东明自己已经到了,俞东明接到电话后立即下楼前去迎接。看见陆兮非走来,他快速走向前,握住陆兮非的手,“陆主任辛苦了。欢迎欢迎。”
两人一番作揖之后,俞东明便带着他往医院里面走。
“陆主任,你看今天这样的安排合不合适?我先带你去各个科室转一转,也顺便参观一下我们医院,给我们指导一下工作,帮忙看看哪里还需要改进。参观完以后,我再召集科研口的几位同志,开个小会,给你介绍一下我们科研的流程和技术转化的制度、文件和程序。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到时可以当面问他们。会议结束以后,再到我办公室坐一坐,等到下午5点半左右,我们再去吃个便饭,喝点小酒聚一下,如何?”
听见俞东明的安排,陆兮非不得不佩服他的办事能力,这么短的时间内,已经做出如此周密的安排。但是,他想起今晚要接陈雨薇,便对俞东明撒了谎。
“其他的都没有问题。就是有一点,今天我妈从老家回来,我得去接站。很长时间没见面,她肯定想我在家吃饭,所以今晚的聚餐就不参加了。改成下次,由我来组织,您看行不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