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传国玉玺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七章传国玉玺 (3 / 4)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献帝被迫≈quot;禅让≈quot;,曹丕建魏,改元黄初。

        乃使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quot;大魏受汉传国玺≈quot;,以证其非≈quot;篡汉≈quot;也,实乃欲盖弥彰。

        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马炎依样而行,称晋武帝,改元泰始,传国玺归晋。

        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前赵刘聪俘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

        十九年后,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更别出心裁,于右侧加刻≈quot;天命石氏≈quot;。

        又二十年,再传冉魏。

        后冉魏求乞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今南京),由此,传国玺乃重归晋朝司马氏囊中。

        南朝时,传国玺历经宋、齐、梁、陈四代更迭。隋一统华夏,将传国玺收入隋宫。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3月,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江都(今扬州),隋亡。萧后携隋炀帝孙杨政道及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quot;受命宝≈quot;、≈quot;定命宝≈quot;等玉≈quot;玺≈quot;,聊以自、慰。

        贞观四年(公元630),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隋炀帝孙杨政道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太宗龙颜大悦。

        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唐天佑四年(公元907),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

        十六年后,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

        后唐清泰四三年闰月辛巳辰时,后唐末帝李从珂举族与皇太后曹氏于玄武楼,传国玉玺就此失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