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九:跨齐入晋收高何子硕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六九:跨齐入晋收高何子硕 (2 / 3)
        “门人只能得治国安邦之道,弟子不但可以得治国安邦之道,还有其他方面,莫要着急,慢慢你们就能知道了。”

        “多谢大师兄!”二人心喜,暗自感激师父。

        这三人年岁一排,禽滑厘二十一大师兄;县子硕十四,生日大为二师兄,高何为三师兄。

        那尹子奇看着自己的好兄弟拜了师父,十分羡慕,那县子硕与高何瞬间般懂事了不少,上前安慰子奇,又去找尹大叔,希望子奇能一起拜师。可无论怎么说,尹大叔都不同意,最后没有办法,只能求助的望向师父。

        “你们也不必如此,子奇在家,只要用功,也可成才,那《政索》乃是治世奇书。况且日后子奇长大,也可去曲阜或伊阙寻我,那时说定你们还有机会同门。”墨子安慰道,“晚饭过后,我再为子奇讲授一番,你们也好生准备一下,明天一早,我们便启程西行,这一离去不知何时归来。”

        这一夜,墨子又将《政索》注解讲解了一番,这番讲解,又穿插了一些历史案例,令子奇理解更加透彻。墨子却是不知道,自己今日这番作为却造就了一个历史上的“娃娃邑宰”。

        书中提前透漏,这尹子奇得了墨子这番指点后,日夜苦读钻研,在其十八岁时,也就是公元前449年,他这般才华却被齐宣王知晓。

        前文也说到,这阿城(今东阿县古城所在地)地处齐国西南边界,乃是一重镇,这里连年兵荒马乱,匪患无穷,再加上后来的晋国人经常越境来这里抢劫民财,使黎民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一连换了七个地方官,都没有把阿城治理好。这可愁坏了齐宣王。经人推荐,说阿城有个年仅18岁的尹子奇,十分有才华,有治理之才,这齐宣王便准备叫他到阿城当邑宰。

        这一天,尹子奇被召进宫中,宣王问:“治理天下的根本和要领在哪里呢?”

        尹子奇对答:“君主任用官吏,不循私情,亲近贤人,赏赐有功之人;使政治平正,人民安乐,所有的人能各得其所。这样,天地自然会顺从我而正常,凶灾自然就会离开我们而消灭。如果君主任用官吏,不是亲属就是私宠的人;喜爱的不是美女就是专事拍马的人;跟自己意见相同的人就当作好人,跟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就当作坏人;高兴的时候就随便奖赏,发怒的时候就乱用刑罚;一天到晚只顾吃喝玩乐,把政事丢开不管,使老百姓受到冤枉残害。那么,就是四季风调雨顺,地里边也长不出好的庄稼来,社会也不会安宁,失败和乱亡就不可避免地到来。”

        尹子奇的这番话,很为齐宣王所赞赏,事隔不久尹子奇就走马上任了。

        可是不到三天,朝内就议论纷纷,说什么:阿城一向很难治理,大王想必知道,尹子奇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毛孩子,俗话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若是弄出差错,可就不好收拾了。

        奏本的大臣接二连三,齐宜王听后便拿不定主意了。刚开始被尹子奇的话打动是因为那句“如果君主任用官吏,不是亲属就是私宠的人”,这个时期的齐国,被田相田盘把持,君主无权,这齐宣王也想努力一把。可现在却被下面的大臣弄的有些拿不定。于是,赶忙派使者去追尹子奇。

        那使者是一位能文善武的中年人,他追上尹子奇时大吃一惊,远远看去,没有继续上前,调转马头急忙回朝向宣王禀报:“臣下见到尹子奇,但没有上前,我见其已邀请了五六个须发斑白的老人一同议事。老年人有智谋,年轻人有朝气,办事果断,因此,臣下判断他们结合起来,集思广益,一定能把阿城治理好。”

        齐宣王听了放下心来。

        尹子奇上任后,结合这些年对阿城的了解,并接受了前任邑宰没有治好阿城的教训,又尊重老人的意见,整治民风,除匪患,安民心,到各地察访民情;救济穷苦百姓,招贤纳士,共商治阿大计。

        很快,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与阿城毗邻的晋国魏氏,听说这阿城派了一个娃娃当邑宰,便派兵来攻打,想吞掉阿城,蚕食齐国领土。尹子奇发动全县百姓拿起刀枪,奋起抗敌,直杀得魏兵尸横遍野,狼狈逃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