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2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2 / 6)
        实际上,杨广同志心里很清楚:高丽的归附只是虚情假意!这不是差强人意,而是远非我愿!

        但他何以就这么虎头蛇尾草草回去呢?

        原因很简单:萧墙内乱,肘腋兵变!

        杨广一心要创立不世功业,但他出身皇族,远离底层,底层小民的生活状况根本无知,天下草民必须要为他宏大的事业作牺牲品,要为他的千秋功业结血汗账!可惜老百姓不愿意没玩没了地为这个人付账了!凭什么?

        我们且把镜头对准小民百姓,准确的说,那些为杨广的征伐事业奔赴如流的草民们。

        资治通鉴》说了这么一句话:往还在道常数十万人,填咽于道,昼夜不绝,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天下骚动!

        不用解释吧?!

        还有一般官吏们。譬如幽州接到任务,造船三百艘,由于期限很紧,因此官吏们昼夜立于水中监督工程进展,不敢休息,许多人自腰而下长期浸泡,甚至长了蛆虫,死者三四成!至于那些造船的民工们会怎么样呢?

        杨广同志要打仗,很急;官吏百姓饥饿冻馁劳累不堪必须休养,更急!

        双方都很急!于是二话不说,杨广要杀人,百姓要造反!

        山东邹平的铁匠王薄率先发难。和众多的造反者一样,王薄同志先是光荣地赋予自己“知世郎”的称号,实际上差不多是假称天命,知晓天下所有事情,包括隋王朝要完蛋!(这点倒是被王薄忽悠准了)。老百姓一则厌烦繁重的劳役,一则被王薄成功忽悠,于是起义就开始了!

        王薄为了宣传他的义军,还边了一首不怎么有文采但实际效果非常奏效的顺口溜: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著红罗锦背裆。

        长矟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