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章 初闻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章 初闻 (1 / 4)
        初闻祥瑞

        ?唐朝初年,英明的君主李世民说,真正的祥瑞是搞好政治……

        ?翻开史书,惊鸿一瞥,几乎每个皇帝即位,都会有祥瑞出现。儒家学派的朝臣,喜将祥瑞作为自己政绩之一,呈报于皇帝。故而朝廷之上,多现弄虚作假之状,越是朝政败坏之际,祥瑞越多。

        《河图》、《洛书》因其记载着上天任命的君主的言论而显得重要。因此,与朝政兴亡、\t皇权更迭有关的祥瑞,也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祥瑞。

        每个帝王都想长生不老,嘉靖也不例外。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宫变”。此后,本就迷\t信方士、尊尚道教的明世宗,对道教愈发迷恋,对天下各种祥瑞的喜好也愈来愈重。在\t世宗皇帝看来,祥瑞是自己修道感动上天的成果。自古“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整个朝\t廷,大小官员无不争献祥瑞,讨好皇帝。

        嘉靖三十四年,一年轻女子匆匆跑来陆山草堂:“徐郎中,赶紧跟我走,十万火急啊!”文庭甩开那女子的手,急忙道:“这位姑娘,我爹他,他正在外出诊……”那女子问道:“那……你会医术吗?”文庭挠了挠头,轻声道:“会……会治些纤芥之疾。”那女子拍了拍文庭肩膀:“管不了那么多了,带上救命的家伙,跟我走吧。”就这样,文庭稀里糊涂地被她带到一处小院。

        一老屋内,一破床上,躺着一昏迷不醒的男子。

        “都找了四五个郎中,尽是吃干饭骗钱财的货色。听说陆山草堂的徐郎中是宁海最好的郎中。”一妇人坐在床头,擦着泪,她抚了抚身旁男子的脸庞,不禁抽泣:“我的儿啊,你……你怎么还是昏迷不醒啊……”文庭这才回过神,急忙上前诊治。

        文庭细细盘问后,才知昏迷男子名叫胡士威。胡士威平日好吃蛇蛙野味,听说蟾蜍肉较之青蛙更为鲜美,便贪了这张口,没想到落了个中毒不醒。

        “蟾蜍内具毒腺,尤其是内脏与皮。若是处理不好,(食之)就可能中毒。轻则头晕恶心,呕吐腹泻;重则昏迷不醒,性命之忧。”文庭摇着头:“我给你们开个解毒的方子吧……”

        几日后,胡士威身上之毒渐渐排尽,便登门拜谢。

        陆山草堂内,几人一番寒暄后,胡士威将一筐竹篓递给文庭:“恩人啊,不不不……徐公子……你们什么都不收,我有些过意不去。这样吧,就把这些收下吧。”文庭谢绝道:“胡公子何必多此一举。”胡士威打断道:“徐公子,这是哪里的话。这里头啊,全是蟾蜍。”文庭一笑,打趣道:“胡公子,你是想让我也一尝这‘美味’?”胡士威一笑:“其实,我的肝一直不好,那会子吃蟾蜍,那是贪它味道,全因隔壁二虎子说,吃蟾蜍可以治肝。如今,我再也不敢喽。这治病呀,还是要来陆山草堂……”文庭思了思:“我听爹说起过,蛤蟆全身是宝,蟾蜍具有退热除湿之效,是医治疳病、痈疽与诸疮的好药。特别是那个蟾酥……”胡士威笑了笑:“对嘛,这蟾蜍就是一味好药,留在我这儿,也是浪费。对了,这一篓子的都是顶呱呱的个儿,不信,你打开瞧瞧。”

        文庭小心翼翼地打开竹篓,只见一篓的蟾蜍,皆半尺有长,最大的那只通体金黄,只有三足。文庭惊讶:“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三足金蟾,真是罕见。”他说完,便将那只金蟾捉了出来,单独放置在一竹筐中。

        这本是草堂内再寻常不过的事,却被一人看去,还惊动了宁海知县。

        胡士威送“金蟾”之事,正巧被一取药的女子听去,此人乃是县衙王班头的妻子刘氏。(这王班头,平日里对小民百姓甚是凶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