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卷第154章】华庆亮演活了徐传斌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卷第154章】华庆亮演活了徐传斌 (2 / 3)
        按照朱慈烺的规划,水师除了运来粮草、运走伤员外,还要时刻准备助战。而陆地上的明军是不能轻易离开海边的,因为这会脱离水师的保护,旷野上等待他们的只有覆灭的命运,这已被历史反复证明。

        因此,明军基本上只能等待清军来攻,然后依靠弓箭对射及水师的炮击来消灭敌人。由于明军并不主动出击,所以关于清军的那些情报就意义不大了,朱慈烺只需派出探马,打探清军离明军有多远就足够了,没必要让徐传斌冒着危险,去刺探那些用不着的情报。

        另一方面,清军在最初几仗吃过明军水师的亏后,已是颇为忌惮,很注意避开明军水师的炮火,因此后来明军主要靠对射来给清军制造伤亡,也就是“以命换命”的打法。

        满蒙八旗才10多万兵力,而此时的明帝国有上亿人口,兵力简直无穷无尽,因此这种策略是可行的,甚至可以说是那个时代唯一的取胜之道。

        但是这种战法需要把握好一个“度”,那就是“战损比”不能太高。

        如果拿四、五个甚至更多明军士兵的伤亡,才能换得一名清军的死伤,那未免太惨了,不仅会重挫伤明军士气,而且由于明军减员太快,导致后面的仗没法打下去。

        因此,朱慈烺希望将战损比控制在一比三以上,即用不超过三个明军士兵就能换得一名清军的伤亡,这样的损失程度在明军的承受范围内,如果保持下去,很快清军就先顶不住了。

        然而清军的伤亡数据是秘而不宣的,朱慈烺只能依靠徐传斌这样的“细作”去打探,随后由袁熙芸将情报带回来。

        得到清军的伤亡数据后,朱慈烺就可以计算战损比,据此判定自己的战法是否可行。事实上,朱慈烺计算出来的结果是:明军平均2.5个人可以换清军一个人,因此这是一个划算的买卖,照这样打下去,清军的兵力必然被耗光,这让明军将士树立起了必胜的信心。

        至此,章莉将大家的看法讲了一遍,李松表示赞同:“你们的理解很准确,完全符合剧本的意思。”

        “这场讨论让华老师意识到了徐传斌肩上的责任重大,据华老师后来说,拍戏时他感觉自己已经完全融入了角色,必须绞尽脑汁想办法完成任务,最终他利用旺吉努有些迷信的弱点,巧妙地套出了想要的数据。”

        “难怪华老师的表演这么到位呢,看来你们的讨论起了很大作用。”

        “对啊,如果华老师不明白徐传斌这么做的意义,那么在拍摄时可能不会那么投入,表演效果将会打一些折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