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他乡故人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九章 他乡故人 (1 / 3)
        宛城中,不时传出有汉军士兵和百姓失踪的消息,一时人心惶惶。

        找到的失踪人员,胸口都有一个绝大的伤口,就如是特意要放血出来一般。而最让人惊骇的是,死者不管是刚失踪不久或失踪几天,身边的血迹都是一滩发紫发黑的血泥,就如已死去数月之久,鲜血被日晒雨淋之后呈现出来的血泥颜色。

        传闻有目睹之人,说曾看见有蒙面黑衣人站在死者身旁,身上血光隐隐,状如恶魔现世。

        宛城现在是玄汉王朝的都城,天子脚下,竟然发生这等奇事,一时谣言四起,直指皇主居身不正,引来恶魔作乱。

        朝廷多次派出仵作检视死者,都没有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只推测说可能有恶魔或者邪祟吸食死者血气,让宛城百姓夜间不要出门,即使出门也要多人结伴而行。

        ……

        傅青云两人一兽一路探访,终于打听到崔紫山可能到了蜀地,于是又马不停蹄乘船逆流而上,不一日来到蜀郡成都府。

        前次傅青云和琯琯被地魔黎元贞劫持去到巴郡巫山县,两人当然没有心情去欣赏巴蜀之地风土人情,今次多番磨难之后,两人走在蜀郡成都府又是一番别样心情。

        “蜀”古义为“葵中之蚕”,农业种植和桑蚕业发达,蜀锦更是中土一绝,百姓生活富足安康。蜀地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在这兵凶战危的乱世之中,不啻为一块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

        蜀郡聚居了汉族和藏、彝、土家、羌、苗、回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经过几千年的交流融合、迁徙定居,使蜀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荟萃农耕、游牧文化、包容兼蓄的巴蜀文化。而蜀地是典型的“四塞之地”,交通极为困难,蜀地百姓逢山必须开道,遇水必须架桥,不畏艰险辛苦,又造就了蜀地人民朴实豁达、勤劳耐苦和“愚公移山”的豪勇憨直性格,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傅青云几人漫步成都街道,稀奇的看着周围的一切,仿佛来到了另一个国度。蜀地人尚游乐,夜不闭市,街道两侧大红灯笼高悬,人车不绝如缕,伙计们在暮光中卖力的吆喝,清新的空气夹杂着各色小吃的香味,小摊小贩叫卖声此起彼伏,少男少女些在街头流连忘返,与中原兵荒马乱的惨状迥异。

        女人多喜欢热闹,皇琯琯乍然来到这个繁华世界,一时喜不自胜,兴致勃勃的在各色小吃摊点,杂货、作坊店流连。两人一个娇艳如花、一个星眉朗目,身边还跟着一只憨怂模样的小猪,惹得不少少男少女驻足观望。

        两人沿街一路赏玩,来到一家蜀锦作坊,皇琯琯当即被那些颜色艳丽、做工精巧的蜀锦迷住了,高兴的进入作坊挑选蜀绣。

        傅青云站在作坊门口,笑眯眯的看着她在哪里专心的挑选蜀锦。忽然,“吱——嘎!”街道上响起一道刺耳的声音,将傅青云目光拉回车水马龙的街上。

        只见一架马车停在街心,一个容颜憔悴的女子从马车前走过,似未察觉危险。

        那马车上一个肥脸婆子伸出头来吼道:“你不要命那,走路看着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