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符咒
        符咒

        聊完针灸道长与我们聊起他的所见所闻和对于术数见解,术,指的是法术,就是方法,方式,数,指的是理数,气数,也就是阴阳五行克制化的运行规律,古之术者,方法也,主要运用时间,数学与方位,有别于现代纯数学方法,古之数学方法是信息能量一体的定性定量之法。这是一门推算未来、趋吉避凶的学问。

        具体包括的学科涉及天文地理中的风水易理、奇门遁甲、八字命理等等。在古代,数的起源本身就是为术而存在。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很全面,要么不搞,要么搞到位,即用这套学说可以解释一切,实际现于五行,不实际的虚的理论用阴阳四象载之,最后四象又和五行联系合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学问,关于术数的学问,正是基于此衍生的,这在古代,是风水易数,奇门遁甲任何一门学科入门的根基,文化渊源,如孔子所说“一以贯之”,与中医里的“五运六气”亦是同宗同源,它是比算命更具有科学性的学术门类,趋于理论化,简单概括来说,术数就是根据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天文历法,骨甲算筹来推演天文地理以及人事的一门方法。

        我一直对符咒很好奇,便向道长请教,符,从道家文化而言,是一种人神沟通的凭证,通常我们看到的符上面会按照一定规则书写文字或字图相兼。咒,即是咒语,浅显的理解就是召唤神力的密语。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道士,拿朱笔或者自己的血书写符文,然后念一通听不大清楚的话。

        “符咒”是中国道教用以传道修持的主要手段之一。一般地说,“符”指的是用朱笔所画的一种点线合用、字图相兼、且以屈曲笔画为主的神秘形象,道门中人声称它具备了驱使鬼神、治病禳灾等众多功能。

        “咒”指的是具有特殊音频效应的口诀,道门广泛地用以养生辅助、祈福消灾或者召驱鬼神以达到施行者的特殊目的。符咒法术经籍在《道藏》中占有很大的份量,这些著述内容博杂,体例也不尽一致;但从总体上看,它们携带了诸多的易学信息则是可以肯定的。

        所谓“法术”首先是指以符和箓为本的道术秘法。由于符箓在体式上已有象征的特点,这就很自然会引入易学的思想理念。故而,符箓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都蕴含着易学的旨趣。

        作为与符箓相辅助的一种重要法术。在道教中,咒语与符箓有时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一种理念通过符字书写与勾画就成为符箓,而当这种符箓以特殊音频念颂的时候也就成为咒语,因此,那些本来具备了易学象数符号表达的符箓当它们被转换为咒语时自然就携带了易学的信息。

        我问道长会画符吗,他哈哈大笑,这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我跟他讲我准备考中医药大学,还有半年多就开始考了能不能给我画个助学业的,道长很豪爽的说过几天给你送来。

        过了几日道长给我送来一张符,并嘱咐我晚上没事可以念几遍文昌经,聪明咒之类的口诀。

        符咒一直藏在我的钱包里,不论有无实际意义,但最起码心理效应是有的,在这篇顺便交代一下为什么要考中医药大学,我之前在中专院校读的是中药专业,来到实习单位后努力学医,突然发现原来中药专业没办法考医师证,随后了解到可以办理中医师承五年后可以考医师资格证,一八年我与我师父办理了师承公证,但是觉得还是应该拿一个中医院校的学历比较靠谱,便着手准备高考。

        但形而上的东西在这里不深入探讨,目前我还没到那个境界,但我认为这些经文都是正能量的,而且可以引导人向善,每日读几遍可以起到心理暗示作用,就像是每天早晨对着镜子说十遍我能行的道理一样,这些无非就是增加了丰富的神秘色彩,更多的经文是给你创造一个精神层次的规范,劝导人心向上多行善事,我最喜欢的经文是太上感应篇,被称为古今第一善书,其中皆是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为何不去推崇。

        文昌经

        圣云应念文昌经文昌儒教创始人

        念念圣人孔夫子子孙读书皆聪明

        成绩高分前三名高考榜上录取名

        文化科学之基础科学第一生产本

        多念文昌多学习知识渊博人悟颖

        后代书香广流传永何发财又兴盛

        聪明心咒

        大人小孩念此咒可开窍,增智慧,小学生用后学习能力可以提高。

        咒曰:天之玄精,地之玄精。神之玄精,鬼之玄精。助之吾身,万窍通灵。谁能识破混沌理,常与天地同真体;谁能识破混沌窍,常与天地同真妙;南斗六星,北斗七星,七曲魁星。速助吾身,虚空通灵。

        吾奉至大圣神文昌帝君如律令。

        每天早上念两遍,每遍七次。诚心感应无比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