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板一眼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板一眼 (1 / 2)
        灵隐寺,只闻一小和尚道:“阿弥陀佛,慕施主,智空师叔不在。三年前,(智空)便已云游四海而去。”征炆不禁皱起眉:“那,他何时会归来?”小和尚摇摇头,征炆望着大雄宝殿,无奈点了点头:“看来今日,我与智空师父无缘。”

        这时,(灵隐寺住持)“缘空”缓缓过来:“阿弥陀佛,慕施主,许久未见。”征炆做礼道:“缘空住持。”缘空道:“慕施主,智空师弟一向来去无声。不如随我至(后院)‘皓雪亭’一叙。”征炆点点头:“如此甚好。”

        一路上,只见缘空道:“这‘菩提凝月膏’只能治标,无法根治……慕施主,务必听我师弟之言啊(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他们穿过五百罗汉殿,继续朝前走去。

        细雨轻飘,皓月亭内,只闻征炆道:“……缘空法师,往后征炆不在杭州,来‘往生塔’的次数就少了(去母亲灵位前的供奉的次数就少了)。”缘空道:“阿弥陀佛,慕施主放心。”征炆叹了一声气,喃喃道:“缘空住持,在慕家,我愿放下一切,唯独放不下涵韫。如今……我虽决然离开,却依旧心有牵绊。”缘空只是道:“阿弥陀佛。”

        回杭州后,征炆的病反复无常,他只好在杭州安心休养,待病痊愈后,再作打算。不知不觉,寒风飒飒,棉衣加身。杭城市集之上,依旧行人如织。

        夜已深去,慕府,征炆房内灯火通明,一盆银炭正冒着青火,案几上,汤药早已经凉去,征炆持笔正坐,在给林蓉回信。

        窗缝微微洞开,透进一股凉意,他缓缓起身,披上一紫貂秀边大衫,来到窗前,只见屋外白雪如絮,萦萦回旋。他不禁触情道:“百花极妍尽芳尘,六处飞花细无声。红颜舜华终易去,青山有情煞白头。林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屋外飞花入梦,宁海是否也是一片素装?”

        此时,一丫头推门而入:“少公子,那么晚了,您该歇息了。”她望向案台,不禁道:“药!少公子,你又忘记喝药了,夫人要是知道,又要责骂雯儿了。”征炆只是一问:“雯儿,你说,宁海是不是也下雪了?”雯儿挠挠头:“宁海?这是何地?少公子,雯儿不知。我把药给您热热去。”说罢,她端起药,走了出去。

        宁海那方,珍儿不禁道:“姑娘,你都看一整天了。这是什么书,让你着迷?”林蓉心神已驻,一语未回,珍儿虽乏,却困意全无,正出房门,不禁欣喜道:“姑娘,下雪了,下雪了……”林蓉这才回过神,起身朝屋外而去。

        小院处,皓月伴雪,青竹琼枝,红梅缀珠。林蓉闻着梅香,伸出双手接着片片飘雪:“北风摇庭树,细雪绕芳菲。但见痴梅女,顾盼念郎归。”一旁,珍儿嬉雪无忧,林蓉却伤感起来:“你自有个青梅竹马,红袖佳人。我……征炆,大寒已过,宁海飘雪,你要照顾好自己,切勿着凉,切勿怀念!”

        三日后,何添风墅,月下亭内。只见征炆撇开书,气愤道:“桓、灵两帝昏庸无能,主荒政缪,坑害清流,活该离心而亡。”雍伯走来,捋了捋胡子:“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征炆道:“宦官乱政,党争不断。可惜了那些仗义执言、指斥宦官的清流。都说红颜薄命,可自古以来,清流更薄命。人生在世,不一定过得富贵,但一定要活得高贵,保持一份清高,守住一份气节,如此,才能活出清流的样子。”雍伯点点头:“清清爽爽做人,明明白白做事。还有,干干净净做官,就如杨廷和杨阁老。正是他一身清廉的作风,才把武宗以来官场腐败之气整肃一新,为嘉靖初年政治局面带来了崭新的风貌。(1.嘉靖初年,内阁首辅杨廷和,有着敏锐的政治眼光和过人的胆识。他意识到,此时的大明朝,局势十分严峻,要政局稳定,必须革除武宗留下的弊政。嘉靖初年,杨廷和以内阁首辅的身份进行了一些列的政治革新。如:加强京城防卫;遣回入卫边军;罢皇店;罢斥武宗遗留的少数民族僧侣与乐人,遣归各地贡使;释放因进谏而被武宗关押的官僚;遣散四方进献的女子,停京师不急工务;裁剪大量富余人员,有效减轻财政负担;清除宦官势力,排除宦官干政……2.嘉靖帝在首辅杨廷和的辅佐之下,登极之初尚思励精图治,对杨廷和亦是言听计从。随着时间长久,他求治的意志渐渐消沉,慢慢地走上了武宗的老路。他开始崇尚道教,大肆斋醮,宠幸佞幸,穷奢极华,不断增加对百姓的剥削,如此有伤治化,必失人心。针对当时的嘉靖帝,杨廷和上疏直言规谏,言明厉害。(杨廷和向嘉靖帝指出:“斋醮、祈祷必须豫绝,起端不可轻信”只能“朽损圣治,耗蠹民财”请求罢免一切斋醮活动……)面对杨廷和直言规劝,嘉靖帝处于巩固统治地位之需,开始还能接受,但经过数年之后,他为了摆脱杨廷和,实现君权独断,开始逐渐选拔亲信,疏远杨廷和,是杨廷和无所作为。3.明代,无论何种政治势力所依赖的都是皇权,如果没有皇权支撑,臣子手中的权力便是昙花一现。杨廷和因为失去了嘉靖皇帝的支持,其改革又触动了不少权贵的利益,遭道了权贵们的联合诽谤与诬陷,加之在嘉靖帝一手掀起的大礼议中,杨廷和最终离开了政治舞台。他的革新尽管为时不长,带来的清明政治局面也应为嘉靖帝的腐化而昙花一现。至此,嘉靖初年的政治革新宣告终结,大明朝走向了衰落。)”征炆道:“杨廷和他,可算能臣,亦甚忠良清廉。却败在一字‘斗’上。若庙堂上下一心,朝纲何愁不振?”他起身,喝了一口浓茶,望着远山:“可是,国非百姓之国,天下非百姓之天下……如此天道轮回,势必颓败(封建体制下,再强盛的王朝,也难逃因官员的腐化而走向灭亡,难逃封建历史轮回的命运)”

        雍伯捋了捋胡子,轻轻一笑:“蓉儿说,起初你给他的印象就是一书生,一不知天高地厚的书生。”征炆不禁一笑。雍伯扶着摇椅,慢慢躺下:“蓉儿常说,朝廷和官府的水比海还深,而是你心本纯善,早已身心疲惫。每次她提到这些,总是面带惆怅,让人看着心疼。”征炆一笑:“又在心疼义女了?”雍伯道:“我老了,能疼她一日是一日。”征炆道:“书信不曾有断(寄来何添风墅),一切安好,雍伯还请宽心。”雍伯思念道:“那便好,许久未见,甚是思念啊……”

        这日,秦府大院,只见两人行色匆匆,朝大堂而去。

        “还请先生通报一声。”一满脸胡腮,浓眉大眼之人给府院书办递去一锭银子:“实不相瞒,有要事求见。”那书办迅速收起银子,笑着逢迎:“哟,你看我这记性,大人正在书房歇息呢,我这就带你们过去。”书办领路通报后,两人方才见到秦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