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 石柱山的传说(上) (1 / 2)
二小在排队其间,和这里的一个老人攀谈了起来,听这位老人讲,相传这位老奶奶家还真有一位先祖和石柱山上的神仙有些交情,
在龟城的南边十公里有一座高山,由于这座山的西边有一个直通山顶的大石柱,石柱山便由此而得名。
多少年来,在石柱山那一带,一直都流传着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传说石柱山是根顶天立地的柱子,
柱子上面有一根通天仙滕,顺着通天仙滕攀援而上,就可以直达九霄,成为仙界中的一员。
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龟城北边与龟城隔河相望有一个村名叫江洞村,江洞村里有一个非常出名的油漆工匠,这个工匠名叫于子文。
于子文年轻的时候,喜欢走南闯北的过那种四方漂泊的生活,后来他父亲过世了,只剩下他和年迈的老母亲,
从这之后他才收了心子承父业,安安生生的在家里做起了漆匠生意。不过于子文并不像寻常的漆匠那样去揽油漆活做。
而是一年到头都是在地里种葫芦,每年一到秋后,他家的院墙上、窗台上、鸡窝棚上、干柴垛上甚至院子里的树上都会悬挂或摆放着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葫芦。
等葫芦晒干之后,于子文就会挑出一些结实美观的葫芦来,在上面漆上各种各样的颜色,然后在上面绘出各式各样的山水、人物、花鸟等图案。
然后把这些葫芦拿到集市上去卖,当然,那些制做出色得“极品”葫芦他舍不得卖,而是放在自己的“葫芦居”中收藏起来。
于子文虽然不是画家,可是他的画技却独具匠心,每件“作品”都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深得当地百姓的喜爱,
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方圆数十里,家家户户都以在墙上挂一个别致的“于子文彩葫芦”为荣,因此,每到腊月的时候,他的彩葫芦生意就显得格外红火。
有一年腊月初八,于子文背着自己的彩葫芦串村去卖,走到济河上游的尹庄村附近时,觉得口干舌燥,就停下来打算去河里喝口水。
可当他正要用手掬水喝时,就看到一个大约十一二岁的小男孩儿,这个男孩不但长得粉面玉琢,而且穿着也十分华丽,头上还梳着日月双抓髻,站在不远处向他招手。
于子明迟疑了一下,看看四周没有其他的人,就连忙走上前去,问那个小男孩有什么事情。在当时那个年月,
像这般衣着华丽的孩童非常少见,出于好奇,于子文忍不住目不转睛的盯着对方。可是那个小男孩儿一点儿都不认生,
大大方方地说道:“俺想把你的葫芦全都买下,可是俺今天出来的匆忙,忘带钱了,不过俺脖子上的这个项圈,也够抵这些葫芦的钱了。项圈放你这,俺回家拿钱去。”
说完,他把脖子上的项圈摘下来递到于子文手中,然后把于子文的一大串葫芦都挂在了自己的脖子上,欢天喜地的跑去玩了。
于子文手握着金光闪闪的项圈,等小男孩儿跑得没影儿了,他才回过味儿来。于子文走南闯北多年,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