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 齐鲁风云(2)
济宁府,又称任城,约于公元前2000年夏少康时,封此地为任国。秦称任城县,因地濒济水,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又设济州,初治巨野;但巨野一带常被水淹,而任城地势高亢,遂迁之。元时则地取安宁意,设济宁路,始有济宁之称。龙汉王朝洪武帝改济宁路为府,仍治任城。
这里自古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称。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等级最高的孔庙,中国古代最大的人造园林-孔林,号称“天下第一家”的孔府,均在济宁府辖区内。甚至据说连春秋时期五大圣人,即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孔亻及和人类初祖伏羲、女娲、黄帝、少昊帝也都出生于济宁。(老实说,我查资料时看到这个也半信半疑,济宁人民大有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嫌疑哦)
而济宁成为军事要地,与京杭大运河是分不开的,作为历代漕运要道,自五代之后(五代十国时期以后),五代宋元政权均在济宁设立了相应的军事机构,充分显示了济宁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军事地位。(河北、东北以及大漠南北因为常常打战的原因,对粮食的需求量很高,而北方本来产粮就少,还不够本地人吃的,所以要走运河和黄海、渤海,通过河运与海运向北方运输粮食,这一运粮食,特别是军粮,军事上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了)。
各位不会以为一个无敌大将军只要带领一支精锐部队就会所向披靡吧,其实战争首在后勤,后勤能力有多强,决定一个国家的军事能力有多强!当然,我说的不包括游牧民族的军队,他们是靠纯抢的,就粮于敌,无需后勤;明末张献忠的军队就更厉害了,他进四川以后,先抢粮食,无粮可抢后就杀人为粮,比游牧民族还他妈厉害!结果把纯种的四川人都给吃光了,现在的四川人,都是清朝时湖广填四川,移民过去的!这种军队,自然是更用不着后勤了!(军队不用后勤也能打胜仗?当野蛮人真幸福!!!)
据《元史》载:运河贯通后,“增济州漕舟三千艘,役夫二万人”。元初,经漕运京都的粮米百万担,其中通过济宁所运漕粮达30万担。为管理漕运,大元朝廷在鲁桥(今济宁市微山县)设立了都漕运司使。后又陆续增设济宁兵马司、济宁分枢密院总督河道衙门等等,驻有军兵1万2千人。(本来在赵宋王朝统治时期,运河因为海运的缘故,已经渐渐萎缩,呼兰人统治中原时期,因为恐惧中原汉人与原赵宋王朝时期海外殖民地汉人搞串联,阴谋推翻大元政权,所以实施了海禁政策,向北方运输粮食主要依靠运河,所以保护运河粮道的军队比赵宋王朝、龙汉王朝都要多得多!)
总督河道衙门负责节制整个京杭大运河的安全,仅山东运河道就辖有沂州道、漕濮道、临清道、济宁道等四个兵备道(相当于今天的军分区),其中沂州道、济宁道均驻节济宁。
宋政和(宋政和元年为1111年)年间《兖州府志》称:沂州倚角东南,弹压山海;临清节制西北,北控燕齐;漕濮在河堤之上,绾毂三省:济宁处漕渠之中,襟带四方。各道均由管河司运大臣驻济宁以节钺提督。
洪武帝初年改济宁驻军为燕山右卫,后又改称济宁右卫,并加设济宁左卫。(这里的卫大约相当于师团级单位,师团是野战军单位的叫法,而重要的地方守备部队则称卫,例如威海卫、天津卫守备衙门,但省会首府的守备部队一例称为城防军统领衙门)。两个卫均受济南将军与河道总督双重节制(也就是驻军八千人,这个数字比赵宋王朝要多,但比大元呼兰政权要少,龙汉王朝对向北方运输粮食一贯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政策,如果有陆上敌人切断河运,则还有海运;如果有海上敌人切断海运,则还有河运可以依靠;这也叫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哦!比如现在彭拓占领济宁,切断了漕运,那帝国对北方所有军队的军粮输送,就只能依靠海运了),济宁今天有什么马场湖、马踏湖,就是因为济宁卫屯田养马而得名。
(本书起点首发,免费作品,更多章节,请喜欢本书的朋友们支持正版阅读)
罗哩罗嗦说这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济南乃兵家必争、必守之地,可现在的情况却是,济南将军包德安竟然把这个必争、必守之地给拱手相让了。
这让跟随彭拓进军山东,渴望打出一片新天地的大小将领们深感沮丧,好象有一种猛力一拳挥出结果却发现打空了的难受感觉。
“这个该死的懦夫!简直玷污了将军这种崇高的称呼!真他奶奶的……”西域维族出身的将领坤里克在最近几天里已经将济南将军包德安家中直系女性长辈问候了个遍,并且大有将这种问候进行到底的迹象。
彭拓一眼瞄过来,问道:“坤里克,你认为我军下一步该怎么做?”
坤里克大咧咧地道:“当然是进攻济南,把包德安那厮从他的乌龟壳里揪出来,好好教训一顿!”
彭拓冷哼一声,又把目光投向了原安西都护府副都护庞谋、祁容两人道:“你们怎么看?”(庞谋是主力军统领加副都护衔,祁容则相当于一个军团的幕僚统领,即参谋长)
祁容沉吟道:“不管包德安是有心还是无意,他此举却与大帅在归德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的布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彭拓示意他继续讲下去。
祁容喝了口水,接道:“各位想必都明白大帅来山东前所说,欲要保住河南,就必须弃守河南的意思(各位不要以为是话茶昏了头,书中的军事形势确实已到了这一步,彭拓若继续待在开封,待在河南,势必引来帝国大军全力围剿,而他率领主力毅然进军山东,自然会吸引帝国北府军团、玄武军团、近卫军团纷纷杀入山东,从而反倒是减轻了河南方面的压力,包住了已有的河南占领区),而大帅给封荀(呵呵,一位大家的老熟人,这人就是在夏邑之战中与十六师团第一个交战,成就了肖长缨‘铁壁长缨’美名的家伙)在必要时刻可弃守归德的命令,也就是说,一旦帝**向归德府发起大规模进攻,封荀军就可以弃守归德,收缩防线退入开封府协助连终军全力保卫开封。所以这与包德安主动放弃济宁府,全力保卫省会济南是一个道理。”(对封荀、连终率领一个军的问题解释一下,这些本来可以在后文写到他们的时候再说,但在这里提前说明一下好了:封荀、连终、林天三人本是彭拓军团的师团级优秀将领,但在彭拓于北府军团对峙的这一个多月里,彭拓按照河南省兵备司的预备役军人名册,重新组建了河南守备部队,封荀、连终、林天三人均被晋升为率领一个军的中将统领,封荀军驻归德,连终军驻开封,林天军驻郑州,但这三个以河南籍预备役军人为主的新军,对彭拓和远在长安的赫连威并没有什么忠诚度,相反大多数人认定靖难军就是叛军;彭拓初进入河南时兵力为十二万,扣除战死后又用河南人填补上的阵亡空缺,加上这三个新军,总兵力已达十八万,但火枪大炮无法达到帝国标准配备,只能等待开封与长安的兵工厂逐步补充火力装备)
大家不禁面面相觑,难道包德安在他们眼里这等贪生怕死之举竟然也有着深刻的战略意义吗?
祁容又是一笑,道:“其实大家说的也没错,包德安把军队纷纷聚集到自己身边,确实是贪生怯懦的心理,但这只是主观行为,在客观环境上,他把全省军力集中到了济南,已使我军不得不重新考虑攻打济南的问题了(补充一下,省会归属于谁,一般则代表一个省归属于谁,这个意义不用多说,而开封对彭拓军来说,更是尤其重要的,因为它是我曾经提到过的帝国七大军工生产基地之一,而济南不是)。”
听了祁容言下之意,坤里克不禁跳起来道:“难道大帅准备放弃攻打济南的计划?”他的话正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众将不由得纷纷立刻又把询问的目光转向了彭拓。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