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元军神(5)
大内供奉,顾名思义,应该是德高望重且担负保护皇帝陛下重任的人,这些人一般都是老爷爷级数,平常根本不会露面,只是藏在幕后指点一下大内侍卫的武技修炼而已。
而大汉帝国的大内供奉,源自于龙汉王朝建国前的抗元义军时期,当时国家沦陷于胡虏,连江湖人亦感受到了上国尊严沦丧,很多江湖爱国志士,也纷纷投身到了轰轰烈烈的抗元斗争中去。
当中华领土全数光复之后,这些追随洪武帝打江山(主要是担任重要人物的保卫工作)的江湖人物,热衷于名利者,摇身一变成为了帝国武官和大内侍卫;无意于庙堂者,即隐姓埋名退隐山林;只有少数地位尊崇、身手高超者(例如龙虎山上清宫的张天师),才获得了洪武帝颁发的大内供奉称号,他们深居简出,不为常人所知,却拥有自由出入禁中的权利,有的甚至已离开了皇宫,连大内供奉也仅是挂名而已(领高薪而还不用干活,哪位知道有这么好康的工作,记得叫我一声啊,呜呜!)
严格来说,洪武帝时期的大内供奉局,更像是一种身份尊贵的养老院,身影很少会出现在大汉天子周围,随着开国一代的第一批供奉们纷纷离世,日渐凋零,能重新加入到这个行列的人,简直可算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以帝国之大,要网罗几个宗师级的高手异人也并非难事,拿少林来说,尽管它是江湖最重要的门派之一,亦有不少弟子进入军队和侍卫系统,和其他门派一样,以这种方式表明忠诚,从而换取朝廷对其的宽容与支持,但在大内供奉局里通常也只能拿到一席,而仅此一席,就足以令它稳执武林牛耳。
在开国之初,因为洪武帝与江湖人物的渊源,大内侍卫里多半是各大门派的精英子弟,但帝国在洪武朝以后,渐渐拥有了自己的侍卫培训系统,江湖门派便开始逐渐淡出大内,但近似于血缘的联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斩断的,所以,即使是在皇宫大内,偶尔也还出现江湖异人的身影,而大明宫御卫监,也在遥遥掌控着整个江湖。(以捍卫政权和维护帝国利益的角度来监视和操纵江湖,本来是内务省里一个专属部门的工作,但因为大内与江湖的先天性渊源,由御卫监来行使这个权利也属正常)
龙羿是在重熙帝逝世后才接触到这个方面的事务,对情况也不是很了解,他以怀疑的眼光打量着这个年轻的小和尚道:“空见大师为何不来见朕!”
小和尚虽是满脸色色的猥琐眼神,面对一国至尊倒也应对得体,他低头垂目道:“师尊曰老不以筋骨为能,恰又正值小僧艺满出山,故命小僧代师前来为天子护法。”
龙羿转对曹吉祥投以询问的目光,曹吉祥轻咳一声说道:“陛下放心,老奴业已试过他的身手,足以胜任大内供奉之职务。”
听得此言,龙羿也不禁微微动容,颔首笑道:“如此朕无忧矣。”
小和尚又是合什一礼,便转身退下。
登基大典在即,令龙羿颇感意外的是,大明宫里又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当日本幕府将军足利义植以平伏礼(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五体投地大礼啦)拜倒在龙羿面前(其实他还想抱住龙羿大腿,可咱们年轻的皇帝陛下不愧是军人出身,立刻身手麻利的躲开了)痛哭流涕、语不成声地道:“臣几乎不复见天子焉!”
龙羿知道,帝国已经失去日本了。
(本书起点首发,免费作品,更多章节,请喜欢本书的朋友们支持正版阅读)
日本在赵宋王朝时代,曾是中国的经济殖民地,赵宋末期才获得真正完全独立(此前仅在名义上是个国家),执政多年的镰仓幕府北条氏轰然倒台,后醍醐天皇(外号日本第一天狗)复位,紧跟着就是足利尊氏赶跑了后醍醐天皇,在西元一二六一年,足利尊氏开创了被后世称之为“室町幕府”的武家政权(真实历史是一三三六年,这里为故事需要而提前)。倭国开始进入了长达五十七年的南北朝时期。
在南北朝长期间的动乱下,尊氏之孙足利义满次第将混乱的情形压制下来,幕府终于迎接了久违的安定局面。义满于一三二二年以和平统一的口号对南朝提出呼吁,实现南北朝合体的理想。成功地结束长达近六十年的内乱状态。(真实历史是一三九二年,这里为故事需要而提前,以后类似情况我将不再重复,请朋友们理解)
此外,由于战乱而失去庄园,导致公家的经济力与社会地位衰退,幕府乃乘机将公家的资源吸收过去。义满接收了京都的市政权与对诸国赋课的征收权,确立幕府其本身成为统一全国的政权。义满于一三二八年在京都的室町建造了一个豪华邸宅,称为‘花御所‘,并在此执行政务,因此足利幕府也被称为室町幕府。
京都乃日本全国的工商业中心,公家的政权所在地。幕府剥夺了京都的商业课税权与支配权后,自然有很多人不满。
幕府的机构也是在义满的时代整备完成。新政权赋予新设的管领极大的权限。管领统辖政所‧;侍所等中央机构,而将军对守护、大名的命令,也必须透过管领传达。在惯例上,管领的职务由足利氏一门的有力守护细川‧;斯波‧;山三氏担任,称为‘三管领‘;侍所的长官称为所司,由赤松‧;一色‧;山名‧;京极四氏担任,称为‘四职‘。这些大名占据幕府权力中枢的位置,负责重要政务的决定等幕府的营运工作。
幕府也致力于支持将军权力的军事力量之形成,因而集合足利氏的家臣与守护一族,以及有力的地方武士,编为直辖军,称为‘奉公众‘。奉公众平时在京都护卫将军的安全,并且也扮演牵制负责管理‘御料所‘(指散布于诸分国的将军直辖领)之守护动向的角色。义满以强化幕府体制,企图统制在动乱环境中日渐强大化的守护阶层,藉此削减其势力。
幕府另外设置地方机构镰仓府与九州岛探题。尊氏非常重视曾为镰仓幕府所在地关东,以其子基氏为镰仓公方,负责镰仓府的业务,支配关东八国,外加伊豆、甲斐,合计十国。其后,镰仓公方由基氏的子孙世袭,而辅佐镰仓公方的关东管领则由上杉氏一族世袭。镰仓府的组织与幕府大致相同,但是由于权限过大,经常与幕府发生冲突,甚至反抗幕府。
足利义满最大的失误是想趁龙汉王朝开国不久并与呼兰人处于交战状态时侵占朝鲜,以洪武帝的雄才大略,怎么可能会让一个野心勃勃的日本统治者打通与呼兰人联系的通道(如果让日本人跟呼兰人搞起联合阵线来,那简直就是新生大汉政权的噩梦),二话不说就发兵抗倭援朝,把足利义满丫的按头爆打,狠狠揍了一顿。被揍后的足利义满立刻就变老实了,乖乖的割地赔款称臣纳贡。
虽然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大智慧(又或是叫好汉不吃眼前亏,随便你怎么叫,反正就是这么回事)使得他保住了幕府政权,但其一手建立起来的中央权威却无疑是大大削弱了。
以至于幕府传到足利义植手里就再也压不住那些地方实力派(其实也不能怪他们,问题在于足利义植性格懦弱,遇事一无主见,动则以‘就这么办吧’塞责了事,所以人送绰号‘就这么办吧将军’),当大汉以萨摩藩侵犯琉球问罪幕府之时,软弱的足利义植就诱骗萨摩藩守护岛津梅久至京都,逼他自杀以向大汉谢罪,这件事情最终成了藩镇联合倒幕的导火索,西南强藩联合之力,本来不及幕府,可强如大汉、呼兰人也招架不住两线作战,在关东管领上杉氏(这位猛将兄家住足利义植东边,而那些什么西南强藩,自然是在幕府西面)也宣布“尊王倒幕”之后,室町幕府的命运,已经是无可挽回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