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染血的军刀!(3)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染血的军刀!(3) (1 / 4)
        ――那是一次艰难的战斗,当时正是中原盛夏炎热而多雨的季节,时而暴日当空,时而大雨滂沱,暑气蒸人,道路泥泞。

        这些来自大西北的部队,经长安出发,跋涉三千里一路东进,途中七战七捷,屡克名城,如果是从他们的起点安西四镇算起的话,行程已近八千里。

        这一路走来,他们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整,部队十分疲惫,既是劳师远征,又不占有大义名分。这支曾用帝国倾国之力打造出的西北之刃,最后终于在一个名叫夏邑的县城下崩然折断。

        ……战斗残酷而激烈。部队从七月二十五日中午发起攻击,经过整整九日激战,很多参战的连队差不多只剩下了二三十人。

        战斗结束的当天下午,我找到了参加主攻的二十三师八十八团一连,这个曾经在重熙九年天山南路攻略战中大显神威的英雄连队,这次有近百人投入战斗,现在只剩半个连了。一问,不是阵亡,就是重伤,仍在连队里的人,也有很多负了轻伤,身上这里那里扎着绷带,军服被硝烟寻得黝黑。

        他们告诉我,他们八十八团是镇西军第二个参战的团级部队,守卫夏邑的帝**异常的凶狠与坚韧,一连在第一轮冲锋下来,就少了二十多人,仅仅三次冲锋,连队就已伤亡过半,连长徐恩善急得直跺脚,竟然越级跑到师团指挥部去求援,被师团长封荀狠狠臭骂了一顿,最后一连不得不因战力严重受损而被撤下阵地。

        我还访问了第一个参战的八十七团团长洪少杰上校,他同我谈到了部队伤亡重大的几个原因,介绍了夏邑守敌十六师团阵地设置上的一些独特之处,例如十六师团对城墙进行了一些奇妙的修改,在很多制高点加强了火力防守,并且经过精密准确的距离测算,表明在地下,还针对每一个射击点又都设置了上下左右的交叉火力,哪个点上发现情况,担负对这个点防卫任务的火力部署就会根据具体情况,从各个角度一起开火或巧妙的陆续开火,当八十七团发动冲锋时,部队几乎是在密集的弹雨中成片的倒下,以至进攻一开始就遭到了巨大的伤亡……

        ――摘自西元1408年《西京新闻报》随军记者(跟随彭拓叛军)李珩的《随军笔记》之五《我眼中的镇西军》

        他已年过古稀。

        他头上的头发已没几根。

        剩下的极少几根,根根雪白。

        雪白的头发在微凉的秋风吹拂下,一次次拂扫过他皱纹如沟壑般深刻的老脸。

        老脸上,老泪纵横。

        他紧闭着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