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章:西线战役(一)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四百八十章:西线战役(一) (2 / 3)
        与PPD**差不多的还有马克沁M1910重机枪,这种重机枪又名PMM1910马克沁,是海勒姆·马克沁开发的马克沁机枪之衍生型,发射7.62×54毫米弹药,配有轮式射架。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虽然沙皇俄国在战争中失败了。但是,沙俄军队装备的马克沁重机枪对日军巨大的杀伤力,留给了军队巨大的印象。因此对机枪的研制生产给了更多重视,将更多的战略资源投入到该领域中。

        于是,沙俄军队将马克沁M1905重机枪上进一步改进。将冷却方式由水冷式改为气冷式,冷却水筒全部为钢材制造,且表面带有防胀缩凸凹纹路。于1910年起正式装备沙俄,命名马克沁M1910重机枪。是一战沙俄陆军及二战中的苏联红军的武器之一,于1943年以SG-43机枪取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DP型7.62毫米轻机枪,因其大弹盘,也被称为“转盘机枪”。

        转盘机枪机枪结构简单,全枪只有65个零件,制造工艺要求不高,即便是学徒工也能把它造出来,适合大量生产,而且枪的机构动作可靠,算是一款优秀的机枪,最起码比小鬼子的歪把子强多了。

        再加上反坦克枪和反坦克炮以及野战炮等等,总而言之这批武器装备要比李国耀预料的强很多。

        更为贴心的是,苏联人也知道中国人的工业生产能力有限,所以前期直接为部队提供了一亿五千万发弹药,也就是说给每支步枪配备了200发子弹。

        另外还给每种枪械都配备了一条弹药生产线,这些物资也已经同期抵达了察北。

        考虑到李国耀所部并没有那么多的合格技工,苏联方面还专门从远东军区调集了一百名机械工程师,协助李国耀所部建造弹药生产厂。

        而李国耀也没有让苏联人失望,正在锡林浩特地区接受训练的几万部队立即进行了换装,而后由东部草原赶往东北地区。

        回头再说赤峰通辽一线的战斗,这段时间一纵撤到阿尔山地区休整,二纵、三纵、四纵则是与日军在通辽赤峰以及郑家屯一线打打停停。

        明面上看是日军在进攻,但是实际上双方基本上不会正面死磕。往往是日军杀来的时候,东北挺进军就立即远遁。

        而日军一撤,挺进军这边就再次杀了回来,完全是在捉迷藏。

        不过就战略的主动性而言,却是在日军手里,因此在关东军司令部看来,他们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