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八章:内阁总辞职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七十八章:内阁总辞职 (2 / 3)
        之后,美国**发去声明,断然认定日本是九国条约和凯洛格非战公约的违反者。

        英国虽然在事变开始的7月21日表明了不介入事变的方针,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它的对日态度是逐步强硬起来了。

        罗所福总统在芝加哥发表上述隔离政策宣言以后,作为美国对日政策的强硬表示,实行了道义禁运。早在事变发生后不久,美国就下令禁止用政府船只向日本输送武器,到了昭和13年7月l日,对日实行了所谓道义禁运。这是美英对日经济压迫的最初表现,此后美英逐渐加强其经济压迫,最终发展成为全面禁运。

        日本曾于昭和13年11月3日借攻陷汉口之机,发表了所谓建设东亚新秩序的声明。这个声明的要点是:“国民政府如能放弃以前的指导政策,改变人事安排,真正走向更生,前来参加新秩序的建设,则决不加以拒绝。”

        这项声明表明了日本关于建设东亚新秩序的坚强决心,但是却因此强烈地刺激了英美各国。

        对此,美国立即作出反应,并向日本提出建议。其内容无非是要求按照九国条约的精神,恪守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和根据前面提到的平时原则,尊重美国的在华权益。

        但是日本外务省对此却不以为然,对此作出答复时驳斥说:“当兹东亚天地正出现新情况的时候,想以适合事变前的事态的观念和原则来原封不动地商量现在和将来的事态,确信非但丝毫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而且也无助于东亚持久和平的确立”。

        从此以后,美英等国的援蒋反日政策实际上便具体化起来了。先是美国向蒋政府提供了2500万美元,英国提供了1000万英镑的援蒋贷款。

        昭和14年1月14日,英美法三国共同对日提议,不承认东亚新秩序;同月20日,国际联盟理事会通过了援蒋决议。

        3个月后,因天津问题而举行的日英会谈,当时天津英国租界发生了抗日分子对中国官员的恐怖事件,导致当地日军封锁了英国租界。

        日军认为天津英国租界本来就是抗日分子在华北破坏治安、扰乱经济的策源地,为了解决这一事件,从7月15日开始,有田外相同英国大使克莱琪在东京举行了会谈,同月22日,双方就原则问题达成了谅解。

        根据双方的备忘录记载:“英国政府确认在中国正在进行着大规模战斗的现状,并且承认,只要这种状况继续存在,驻华日军为了确保其安全和维持治安,应有特殊的要求;同时认为,日本有必要排除有害于日军而有利于中国方面的行为。英国政府应排除可能妨碍日军达到上述目的的一切行为和措施,并指示在华英国官宪和英国国民使之确认上述政策。”

        从表面上看英国是屈服了,但当时的情况是欧洲形势告急,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因此,英国在东亚对日本不得不采取绥靖政策。

        但这决不意味着英国改变了对日本的基本政策,只是英国充当中国看门狗的地位由美国取而代之了。

        自昭和14年1月以来,基本上保持沉默的美国,7月26日,突然通知日本废除日美通商航海条约。这对日本真是个晴天霹雳,从此以后,美国的援蒋反日政策便越发露骨起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