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三十七章:北线战斗的影响(上) (2 / 3)
再次,是对苏蒙军通往河西的军桥地区,日军多次研究,并专派部队对其作为意要攻击目标,实际这些军桥,不少是苏蒙军的伪装物、暂用桥。真正的多数桥梁,是在哈拉哈河的水面以下,或称之为暗桥。
这种桥是在河床上打好基础后,根据河水的涨落和人员、车辆、火炮通过时需要的宽度及深度,建成水下的平坦水泥道面。对这种桥地面进行侦察时,不到其附近很难发现,除非河水的透明度较高,否则空中也难以侦察到。
日军总认为切断哈拉哈河上的桥梁,即可将苏蒙军的前后阵地分开而予以各个击破。实际河上的桥梁,成了对日军的引诱目标。
第四是苏蒙军使用了以假乱真的战术,即在日军进攻前,又佯作向河西撤退,对此日军却相信不疑。
当“追击”开始后不久,先头的部队即遭到苏蒙军预定的反击而被迫停止。此时河东、河西的苏蒙军炮兵群,则按预定的计划,一齐发炮射击,大量杀伤停止间的日军。
经过分析之后,前线的日军指挥官将情况上报到关东军司令部,最后关东军司令部当即作出决定,待增加炮兵后再继续进攻。
随后,关东军司令部命令炮兵司令官内山英太郎少将任总指挥,除了原已在战场上的野炮兵第13联队、独立野炮兵第1联队外,又增加了野战重炮兵第1联队(15公分口径榴弹炮16门),独立野战重炮兵第7联队(10公分口径加农炮16门),穆棱重炮兵联队(15公分口径加农炮6门)。
计新增加大口径火炮38门,加上原来两个炮兵联队的44门,共有火炮82门。
为了等待炮兵,日军约有半个月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连续进攻,这样苏蒙军就有充裕的时间增加了部队、运来了物资、补充了装备、加强了工事。
内山英太郎的炮兵到达战场后,23师团确定继续进攻河东苏蒙军的日期为7月23日。担任正面主攻的为4个步兵联队,5个炮兵联队。
另外,安冈正臣的第1战车团和师团搜索队位于主攻兵团北侧约16公里的达克湖一带,担任北侧的警戒;伪满军的兴安师,位于主攻兵团南侧约8公里的744高地附近,担任主攻部队的南侧警戒。
日军方面这次进攻,对炮兵的期望很大。
关于炮兵的任务,日军前敌指挥部要求在第1期效率射时,首先是消灭苏蒙军的炮兵和摧毁其军桥;接着是掩护步兵出击,和继续消灭对方的炮兵,预定射击持续时间两小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