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宿魄以生 (9 / 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宿魄以生 (9 / 12)
        多年以前,李家本在南国声名显赫。

        李千翊乃王室宗亲。当朝皇帝李晔登基时,将其四个兄弟分别封为安王、靖王、康王、泰王。李千翊位列第二,被册封为靖王,坐拥食邑万户。

        出生富贵的李铭从小养尊处优,衣食无虑。他没有像大部分权贵子弟一般恋于嬉闹玩乐,反倒对诗文经书颇感兴趣。

        李铭六岁那年,家里来了个算命先生。他在李千翊面前指着李铭说,此儿虽生得眉清目朗,但命有卑相,不宜沾染文墨,日后更不可追名逐利,若违天命,必生家祸。但李千翊认为这只是不经之谈,并未放在心上。

        李铭七岁那年春,皇帝驾崩,将皇位传给了年幼的太子。遗诏一出,天下震慑。康王、泰王早已对皇帝的宝座窥觊许久,见皇位传给了少不更事的侄子,心生不满,各自起兵十万,杀奔长安而来。

        朝中大臣得知后,立刻起草檄文,诏令各地太守入京勤王。远在江南的李千翊闻令,也率领了五万人马赶赴长安。四王之中,唯独安王在河东隔岸观火,按兵不动。

        康王的封地距京城近,军队率先赶到了长安。正当他兵临城下准备攻城时,他的旧相识——宰相杨涉在城楼上劝道,先帝尸骨未寒,若康王想登上皇位,须等诸位亲王共聚长安,再作商议。

        康王深知,如果待其他亲王抵达,无疑会增加自己夺位的障碍,便执意要攻入长安。杨涉无奈,只好先将玉玺送至康王军中,权当缓兵之计。康王收了玉玺,心里暗自得意,于是率军后撤五十里。

        泰王赶到长安后,得知玉玺已在康王手中,二人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争夺战。流芳四月,长安城之下,尸横遍野,血染山河。各路人马陆续抵达长安,遇康、泰二王鏖战,不知投入何方阵营,纷纷在附近扎寨观望。

        直到五月,康、泰二军折损过半,仍未见分晓。这时安王揆情审势,倾尽河东二十万精锐,急驰长安。他以聚合勤王为名,将长安周围十余万各地人马并入自己的部队,然后下令他们剿杀康、泰二军。

        安王雷厉风行,诸路将领莫敢不从。

        三十余万大军很快便将长安城外的残局清理得一干二净,而康、泰二王也死于乱军之中。

        李千翊因行军途中遇上江南雨季,耽搁了数月的时间。等他赶到时,哥哥安王已经除掉了他的两个兄弟,准备登上皇位。李千翊见木已成舟,只好俯首称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