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1.履约(二) (1 / 4)
吴一品能够感觉到,副区长如约而至,街坊邻居们还是有些高兴的。有老百姓拿出手机拍照或录视频,吴一品低声问刘西林,这种情况是否需要制止,刘西林笑着摇了摇头:“老廖从来不惧怕这些。”
吴一品观察了一下,这里与咸鱼俱乐部隔了一条巷子,修建在古城墙上的房子尤为密集,而且建筑品味也不咋地,乱搭乱建,道路狭窄,路中间还拉着晾晒衣服的绳索,一些人户的门口还占道种着小块的菜,鸡和狗在巷子里悠闲自得地走动着,典型的棚户区。
古城三巷的独到之处,在于这里有石月古城的南门城楼。南门城楼位于碧波山顶,是石月古城的制高点,也是最宏伟的城楼,名曰朝阳门,三个门洞高达二十米,分别通向北门、东门和碧波山脚。
此刻,晴空万里,太阳升起,照在门楼“朝阳”两个篆体字上,若仅仅把视线朝上,则显得蔚为壮观。
但若把视线放平,则显得这处城楼与周边的环境格格不入。门洞里摆着摩托车和自行车,还拉着蛛丝一般理不清的电话线、电线、晾衣线。
接下来,廖东就近走访了十几户居民。给吴一品印象最深刻的,一共有四户。
其中一户是在狭窄的街边搭了个棚子,屋顶盖着水泥口袋和石棉瓦,两头猪在厨房里哼哼唧唧,屋里屋外是污水横流。
两个年过七旬的老人,佝偻着背,见有领导来了,眼巴巴地看着,询问何时能兑现拆迁补贴还建房屋。
第二户条件稍好,是石木房子,占地面积得有一百平,两层,但修建年代起码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墙面已经斑驳,玻璃窗的玻璃掉了两块,一个黑黑的烟囱伸出来,还冒着煤烟。
两只母鸡在屋子里刨着坑,发出咯咯咯的叫声。一个一岁左右的小孩席地坐在母鸡旁边,学着鸡叫,像是分不清自己是小孩还是母鸡。
他的奶奶发福得严重,像个球一样轰赶着母鸡,用一种很高傲的口气说:“有什么好看的?我可告诉你,想当初我这房子可是整个石月城最行市的私房!没有一千万,谁也别想拆祖宗留下来的基业!”
第三户房子倒是还算新,占地面积最多也就三十平的样子,但却修了七层。它的两边都是三层的大平房,各有十好几间,看上去以前是什么厂房。背后是碧波峰,脚下是城墙。
看样子,以前修厂房时,是刚好把六米宽的城墙给留出来了的,这栋炮楼,完全是后来在夹缝中硬生生卡进去的!
二楼的玻璃窗里,隐约可见有一张黄色的佛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