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二章 固河修渠兴商事(上)
杨猛关于裁兵组军建枪厂的折子得到回复之后,杨猛也知道六王奕?在其中出了气力,这位年轻、有城府的王爷,怕是另一个祁寯藻,自己上位的大对手呢!
接下来的ZHAN事,这一两年怕是与自己没多大关系了,握住兵权虽是杨猛的谋划之一,但出了个对手,还是个皇亲guo戚的对手,鬼子六,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虽说如今他的经验稍显不足,但对手都是磨砺出来的,只怕以后,这鬼子六不好对付呐!
既然鬼子六率军机出招了,杨猛也不能不应对,yu上鬼子六这么个对手,幕中之事单指着他和魏夫子就稍显薄弱了,看来该到了徐子渭对抗鬼子六的时候了,若论狡诈,鬼子六是不如徐子渭的,堂堂正正的事qing自己来做,狡诈的事qing,就交给徐子渭那丑汉了。
“芷晴,知会徐子渭到九江来,给岑毓英弄个武昌知府的差事儿,这事儿弄份信函,让胡林翼来办吧!”
新组的地方小团体,现在杨猛与胡林翼和左骡子的交集最多,一个武昌府的位子,自己加上胡林翼足以拱上去了,新近的军功不少,随便给岑毓英按上一个也就是了。
至于与骆秉章、曾涤生之间的交集,杨猛也不会单纯的固定在军事上,政事才是拉近彼此关系的纽带。
但现在的主要任务是编练水师团练的新军,说实话这水师团练没的有些不明不白,也就是ZHAN时通信不便,消息阻塞,要是换了太平时节,还真不敢这么玩。
四se棍让自己督办英夷之事,绝对是个意外的收获。协办江南军政,说白了只是对nei,皇帝一句话,他就成了nei外兼修的高手。云烟这事儿。正好栽到朝廷的脑门子上,另外。这英吉利也是居心叵测之辈,戳住了时机,还是要先下手为强的。
虽说不能主动开ZHAN,但先抢占大义的位置为妙。这个在guonei无所谓,但在guo际上却是极为有利的,还是那句话,侵略与反侵略之间的意义大不相同,侵略,做事儿稍有逾越,就会招来各方的指摘。反侵略,过分一些、残忍一些、无qing一些,那是民族气概!
只要在大义上站住了脚,才能行那屠杀之事。这样一来,就是名正言顺的杀戮了,正义之举!
但这事儿要延后一些,攘外必先安nei,可不是光头佬的原创,原出chu是张仲景的医书,而春秋时得到发展,攘外安nei尊王攘夷,正是杨猛如今的策略,guonei立威靠杀戮,guo外更是如此,对于敢来的,杨猛老人小孩一个不留,即使过分了,到时候干倒大清,推到他们头上就是了,反正这大清入关的时候屠城的事qing也没少干,临了再戴上一顶屠戮他guo的帽子,也不是不成,顺理成章呐!没落大帝guo最后的血xing,听起来也有些戏剧的味道。
组练新军,于彪早就在进行了,让魏芷晴回了朝廷一份兵事为重,英夷事务暂推的折子,杨猛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重新在九江一带,拉起了一支皖赣湘鄂川东,五省两万人组成的水师团练,这次用的可都是shu识水xing的人,训练也是实实在在的海军训练。
虽说海军是个技术xing很强的兵种,但一部分经历过实ZHAN,见过血xing,身强体壮的基层老兵也是需要的,以船政学堂的海军为中高层,以水师团练为基层,那海军的ZHAN力,也能拉上去一节。
新军组建好了之后,就该是杨猛回击鬼子六的时候了,这位想靠着军权摆杨猛一道,杨猛还想利用着手里的兵权,往两湖政事上伸手呢!
利用兵权往政事上伸手,难吗?对杨猛来说,这事儿很简单,杨猛为什么要用翻江龙呢?英吉利的那种pao舰不是更为灵活?
现实确实不是,长江航道,入海口chu水深,不仅可以行pao舰,就连海上的ZHAN舰都能通航,但再往上游,江宁一个水深、安庆一个水深、九江一个水深,武汉三镇一个水深,重庆府一个水深,再往上就只有一两米、两三米深了。
深的地方六七米,普遍深度三四米,发大水的时候,几乎全境都能通pao舰,但像今年这样沿江大旱,有些地方的水深,只有一两米左右,轮船是不错,可以在江面灵活掉头,可水深满足不了,屁用没有啊!
杨猛涉政的第一条,就是船厂造大船、民夫拓河道、水师固江防,造大船,杨猛只说是造大船,至于是铁壳船还是木壳船,想必朝廷那边不会多问。
民夫拓河道,主要就是加深河道,石达开塞江的手段很简单,在江船上装满土石,在水浅的地方造成之后就是现成的堤坝,大小船只都过不去,这涉及到了水师作ZHAN,更涉及到了沿江各省调配民夫,这就是涉政。
至于水师固江防,杨猛的tai度也明确,分兵!将水师团练粗略的训练一下之后,派到沿江各chu要隘,一边训练自身,一边编练当地的民团,这样一来,水师团练、湘勇、楚勇,都有了后备兵源,水师团练也可以协助地方,办理一些军务。
沿江各省的绿营兵大都被调派了出去,这也是长毛贼能在起事之chu,大举攻城略地的原因,兵力空虚呐!
分兵不仅是杨猛bi嫌的手段,也是参与地方政事,让地方官员,帮他分摊罪责的手段,九江、湖口他只留五千人马,其余的全部散到沿江各省,一旦军务出了问题,沿江各省的主官,可是要负全责的。
兵依旧是杨猛自己的兵,这样做不仅直接控制的地盘变大,手头的风险也变得极小,从九江到云南,千里河道,通信不便,即使真是军队出了事qing,杨猛尽多是个管教不利的罪责,涉及不到什么造反、兵变之类的大罪状。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