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新帝登基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新帝登基 (2 / 3)
        这个人叫田宛(yuan),字子诗,北海名仕。在方面颇有造诣,好写诗。因常在府中紫苑内,与天下士人曲水流觞,又被人称作田子苑。早年受兖州刺史韩礼征辟为官,历任州府功曹,琅琊相等职,后天下大乱,退居乡野,已观天下。而后被赵王李行(hang)征为“光禄勋”,赵王归附之后,裁撤“三公九卿”,现任蒙学主簿。

        其实田宛并不惧怕小皇帝,早在归附之前,赵王幕府之中就已有定论。只待秦翼老儿没了,趁着新帝根基未稳,赵王便能重新振作,再争天下。只是他没想到的是,朝堂诸公还宝刀未老,一个个年近半百还能有如此气势将自己压得喘不过气。当然他也知道,尽管压着他的不是小皇帝,现在却也只能向这个小皇帝低头称臣。

        “哼!”

        秦爽是员猛将,骨子里瞧不起这些诗书传家的世家大族,尽管他明白在中原内地武夫才该是被人瞧不起的。不过如今天子宗亲的身份加持下,让他的这种蔑视更加有了底气。他只是冷哼一声,便跳过田宛全然不再理会,径直望向燕王使者公孙恪道:“难道燕王也是如此吗!”

        秦爽虽说并没有在先帝遗诏中明确辅政的地位,但因其唯一男性宗亲的身份,身为帝师却也被默许辅政之实。

        公孙恪才二十出头,是二百多年前,汉末诸侯公孙瓒之后。曾为燕王慕容垂的“御前羽林郎”,现在则是其府中军师祭酒。

        公孙恪则与战战兢兢的田宛表现得全然不同,不仅脊背挺直,而且目光之中毫无惧色。当着小皇帝的面,与秦爽直言道:“夫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周帝所言,君上深以为然,朝廷暗弱,是故征鞑靼,击倭奴,立都燕地。而后孝文皇帝匡扶正统,重振雄风,君上复见圣君,欣然归附。今国家年幼,未见其贤,故使臣奉木以觐大朝。普天之下莫非汉土,率土之滨莫非汉人。国家圣明,则可俯首称臣,此木可为百年树人之意;国家羸弱,此木便如同废柴,弃之可也,君上自可复设汉燕百官,自拓疆域。”

        “哈哈哈,是这个道理。非兵强而马壮者,不足以替刘氏守御汉疆。”秦爽听罢大笑道:“他慕容垂心中到底有个汉人的心,和那些乱臣贼子不一样,倒也是个英雄。他们嘴上说着守僵拓土,可谁不是在屠戮汉民。看看西边的魏,南边的楚,连三公都不任汉人了……”想到伤心处,也只能暗自叹息。随后摆了摆手示意二人退下,接着亲自去唤秦王觐见。

        自昔日季汉成祖刘协(公元189-246年在位)三兴汉室以来,强汉再也没有从人们的心中消失的可能了。当年成祖在并州安置匈奴,编户齐民,如今匈奴、羌、氐、山越皆不复存已,天下之人皆以为汉。可如今虽没说没了匈奴,没了鲜卑,却还有鞑靼,东方没了三韩,却还有背水一战的倭奴。此时的大汉疆界早已北至贝加尔湖,南达弗柔,东起爱奴,西抵大食。

        国家到底是太大了,被外族们齐齐反抗的刘汉终于没能挺住,五十年前的战火把刘姓宗室烧的一干二净。时任大将军的汉秦太祖李显(公元352-367年在位)临危受命,八载抗战终于将异族赶出中原。世人早已无法接受非刘氏之汉,在众望所归之下,登基称帝,复号称秦,记为汉秦。

        汉秦者,承秦继汉,汉唐受禅于汉秦,可如今的汉唐国土,别说是汉成祖三兴之季汉,汉高祖定业之前汉,就连秦时的疆土都不如了。此次大朝,本已归附的齐鲁借故不来,实际控制的疆域恐怕是更加可怜了。

        “诏曰:宣。”

        内侍谒者黄耀见帝师秦爽已经带着秦王及秦王后在殿下等候,黄耀瞟了一眼正在做斗鸡眼状自娱自乐的小皇帝,心里自顾自地叹息一声,便即宣召秦王等近前。

        满朝文武之中,唯一一个与国同休的诸侯王公就是秦王李泰,正是七年前禅位汉唐的秦天子,今年六十三岁。他既是皇帝的外祖父,又是皇帝的姐夫。与皇帝的父亲汉唐孝文皇帝秦翼更是莫逆之交,互为岳丈。

        表面上是他将皇位禅让给了外姓,实则当今天子依旧是他自己的血脉。要不是老年无子,宗室旁支不是乱臣,就是贼子,想必他也不会走到禅让这一步。其实当年李泰也确实纠结的很,还好唯一的女儿诞下了外孙秦寿,所以与其让与自己执政理念相悖的小宗旁支继位,倒不如交给与自己政见相合,相交莫逆的秦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