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暂时注定你是我的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回:暂时注定你是我的 (1 / 3)
        当然也包括这一次,不多时桌上的那封黑芝麻浆的信书已经被他吃了一大半还多那么一点儿。也可能是他已经吃饱了,或者是他蹲的时间太长脚抽筋。要不然是听到了什么风吹草动,也许是想给同伴的家人们留点美味。反正他站起来摸了摸圆鼓鼓的肚子,拍了拍屁股,招呼也不打,头也不回地走了。更重要的是他连一个留恋的回眸都没有。他肯定不只是吃饱了,而且还吃撑了。

        月色下只留下了门扉半掩。

        第二天清晨,天色刚刚拂晓,母鸡还没打鸣,整个小城沉浸在熟睡之中。也许是使命的重担,也许是工作压力的呼唤。那个通信员睁开眼便看到了今天要走的路,不敢多想,何来迟疑。一个翻身起了床。他睡意朦胧,双眼紧闭,歪头斜脑,双脚在榻下找寻着一件类似鞋子的物件。那通信员见如此情影抑制不住*火焚烧,情烟陡发,站起身来骂道:“他奶奶的,谁动了我的鞋?”待他仔细一看,鞋正在脚上穿着呢,原来是昨夜躺得匆忙,睡得着急,忘记脱鞋了,连袜子也都忘了脱。一觉睡到如今,只恨夜短梦残呐。无可奈何地叹道:“

        意欲何为问苍天,世人皆被名利牵。

        可曾有人懂白云,天天年年山水间。

        遥望江山好风景,朝朝暮暮又变迁。

        群雄逐鹿热血起,功成名就百余年。

        他年回首今日事,几多过往几云烟。

        荣辱已成去年梦,繁华是否今生缘。

        忙忙碌碌非我愿,独钓青波半日闲。”

        那通信员走到桌前去取那书信,四下看了看,并无一物。于是他纳闷了,自语道:“难道将军满腔热情叫我送信之事乃昨夜一梦?”

        在郁闷之余他发现桌上还有一封信的一角,他慌忙中快速地拾起来细看,不看还好,一看更加郁闷了。自语道:“好像不是梦,到底昨天的事是一场梦还是今天的事是一场梦,还是现在就是一场梦,啊苍天呐!小草啊!告诉我人生的真谛吧!”说话间他从那一角的信封里抽出一张同样的碎纸来,展开来看,仅能看出三两个字而已,其中有两个字特别清楚‘梦回’。那将军应当写的是‘梦回前朝挥师平敌夷,怎如今日忍辱枉为臣’。这人吧都有想像力,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心理因素影响下,所想像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

        这个通信员呢毕竟是因为没有收拾好那书信,而让老鼠侍机作案。又不敢去向将军再要一份,效率低也就罢了,至少还多少有些价值。但是没效率就不成了,要一但遇上将军心情不好,毫无疑问,不用多想,板上钉钉。将军会打发他回老家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种玫瑰。而且还得是亦橙黄绿青蓝紫各九百九十九枝,一枝不能多一枝不能少。高矮不求一样,但是花瓣要一样多。这样才可以弥补对国家,对民族所犯下的错误。别以为这是件体力工作,实际上这是份技术活。

        这人的想像还真的不敢恭维,在这样严俊的心理防线攻势下,这个看似善良,貌似忠厚的通信员竟然还有逆向思维。而且他还可以将这种逆向思维适当有度的无限延伸和充分发挥,并加以包装和修饰。使其能以一种宽阔的,浩大的,气势磅礴的,盛气凌人的,前程似锦的,清新秀丽的小鸡食米图的形式展现在脑海里,更重要的是他能使这种稍纵即逝的印像长久地清析地,停留在他的大脑里。就好像是用楷书,录书,行书,草书抄写了一遍二遍三四遍似的。往往在想像的大环境下,逆向思维绝对的是一匹黑马,一枝独秀,一夫当关,一骑当千,一言难尽的超现实优良品种。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往往它能起到决定性的铺助作用。有的时候,逆向思维也可以排除万难,突破城规直接决定与影响某种事物的最终结果与最终走向。它所能起到的作用千言万语难诉其一。最起码至少有这样两种情况,要么越来越接近事物本身,要么离题万里。

        当然这两种效果在这个通信员身上也会产生一个结果。一件事情的决定与选择也一样只有两个结果,要么对,要么错。要么对得一塌糊涂,要么错得永世不得超生,人神共愤。绝对没有半对半错之说法。但是如果有一个游魂似的在对与错之间游荡的话。那就不叫决定或者选择,充其量也只能叫做适应,这种适应是建立在时间消耗的基础上的。随着时间之水的流逝或者蒸发,不排除沸腾。结果之石便会慢慢显露出来,而那石头上定然会有一个字,要么对要么错。定不会出现‘祝君好运’字样。

        但那通信员没有更多时间去企图尝试适应对与错之间微妙微俏的好感与神秘。非常时间得用非常手段,看来他是一个不喜欢走寻常路的人,也许他更是一个善于探索发现的人。他试图从‘梦回’那两个字中,找到些历史的遗香。于是他就这梦回两字思前想后。这梦回啥意思呢?这通信员看着那信摇头直叹,神情沮桑,落漠而又无奈。这种感觉就好像有一个美女给他写了一封爱意缠绵的情书,看得他是*火焚烧,情烟陡发,恨不得肩生两翅飞去找她。不巧的是就那么巧,来信没有写姓什名谁。在这关键时刻,危急时分,存亡之秋,逆向思维终于暴发,力挽狂澜,扭转乾坤。所以嘛,要想有所作为,走出死胡同,跳出怪圈,就得不走寻常路,不能随波逐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