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山巅初悟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5、山巅初悟 (1 / 3)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石一就起身来到光明顶山崖边,在东边的一块岩石上面盘坐下来,静待日出。

        昨晚,虽然是在山顶宾馆过道的简易床上睡的,但石一入眠很快,并且是深度睡眠,足足睡了七个小时,清晨四点醒来。

        在湿湿的雾气和露水中,空气特别清凉,石一头脑清明异常,很快进入了几年未曾再次进入的状态。

        意识飘然跃下,沿着陡峭的崖壁悠悠下落,时而触碰到松枝,感受到松树渐渐醒来的状态,它们正在缓慢的做着准备,通过根系、脉络将水分和一些矿物质输送向树冠、松针。

        不断下沉,空气中的水分在增加,温度的差异使水分不断向上飘去。当落到山谷底部,在植物、树木的表面前行,“看到”大量水分从土地表面、岩石缝隙、植物、树木的叶面大量的散发到空中,又有水分沿着根系脉络不断被输送上来。

        石一只是在“看”,不带任何现实世界的认识、思想去看,去体会。

        看起开“温度”是个调节的重要因素。空中温度高、地面温度低时,水分会挥发;反之,下午空中温度开始降低、地面温度还比较高时,水分又会凝结下落,被土壤、植物、树木吸收,如此往复循环。

        慢慢的,天光放亮,温度加快升高,地面、植物、树叶表面的水分越来越多,叶绿体组织开始工作,它们吸收光线中的红光、紫光,将其中的能量和二氧化碳综合重组,转变为糖分和氧气,糖分、脂肪等顺着脉络输送到其它部位作为能源消耗和储备,氧气侧作为废气释放到空气中,由上升的水汽带走。

        随着光线更加充足,更多的植物、树木叶子中的加工厂都开始加速转换运作。越来越繁忙,深绿的松针在变大,越来越大,直到成为透亮的翠绿,六棱形的细胞成为几十层楼高的建筑一般,石一置身其中,听到了水在脉络中流动的声音,绿叶细胞的啧啧微动声,一个细胞犹如一个巨大的房间,结构简单,但光线透过,细胞壁渗透进来的水和二氧化碳在绿色颗粒作用下,快速发生分解和组合变化,释出葡萄糖流入脉络中,氧气从细胞壁透出,效率极高,。。。温度是触发整个系统运作的重要信号,还有根系、表皮、空气传导过来的湿度、二氧化碳、氧含量等指标信号,构成系统微调或应急运作的体系。只要调整某一指标信号,系统就会受到影响,如果信号强烈,那么。。。哄隆隆的巨响,强烈的光线笼罩了一切,整个系统开始加速,石一背光而立,仔细观察着周围发生的一切。良久,他尝试去触碰一颗正在运行的叶绿细胞,手指一插进去,立即感到被雷击了一般,一股精纯的能量传遍他的全身,哦,不,是意识体。石一感到极度的灼热,好像要燃烧起来,他情急之间看着那翠绿的粘稠,干脆全身钻入其中,一瞬间,有了周围叶绿素的吸收、转化和传递,石一感受到的能量就微乎其微了,他成了一个异物,四周传来一些微弱能量,随后开始被慢慢排挤,最后推出了叶绿细胞。

        但温度在不断升高,光线还在增强,一切变得透亮起来,甚至仿佛燃烧的熔炉。在一速阳光即将直射而来的时候,石一警觉乍现,瞬间退出了入微状态。。。

        缓缓睁开双眼,此时,光明顶竟然犹如一座海上小岛,周围全被云雾包围,滚滚浓云波浪起伏,随风流动。

        东方一轮红日已经越出云海,金光普照,所有景物都撒上一层红亮亮的晨光。

        一瞬间,石一融会贯通,有了一丝明悟。能量的开发、转换,在与温度的调节,在于机体一些关键参数指标的改变、传递。这样,即使还无法控制系统,却可能间接的促使系统做出反应,加速或减缓能量的转化和输出。

        嗡!脑海中一阵晕眩,那在石一大脑中沉寂了多年毫无动静的一丝意识念,竟然释放出一股信息,是一段记忆,一段关于空间、时间和能量之间关系的记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