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4、残酷的学习 (2 / 4)
石一只有加倍努力的修炼武道,希望能早日超过师傅。只有那样,才能帮到师傅。可越是到后来,越感到进步缓慢。他知道,只是按照师傅教的方法去修炼,已经很难快速提升了。恐怕再有十年也不一定能赶上师傅,更别说超越了。这种修炼了一辈子的顶尖人物,哪有那么容易就超越的。只有另辟蹊径,才有可能。
他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他小的时候,用泥巴玩垒城堡游戏时就发现,即使把一块底座做的再结实,一层层的垒上去,最多也只能到十几层高。再垒,就会倒。如果用很多快泥巴当底座,那么,再往上垒,就很容易达到几十层都不会倒。
基础越宽,就越容易建立更高的层次。前提是自己能够做到。
所以,石一出门上学,在心里早已考虑好了,也下定了决心,准备超越极限的学习。无论知识,还是武技。
别人学一门专业,自己起码要学十门、几十门。当然,更多的是了解其中的基础知识和底层逻辑,不必成为专家。即使这样,这学习量也不是一般的大。
从分完宿舍,石一就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联系其他学校的同学,收集各专业课程时间表。安排自己的听课时间和顺序。从图书馆借大量的书籍,自己借书达到上限,就找同学帮自己借。
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中午困了,趴下眯一会。睡眠质量超级高效。
有时会连续几天几乎不睡觉,实在瞌睡了,才睡一两个小时。主要就是靠早、中、晚各有十几分钟的短暂深睡。
很快,石一总结出了快速读书法:把书的主要内容当做一棵树,核心主题,就是树干,主要的观点,就是树枝,重点概念、论据就是树叶,而论述、故事就是脉络。这样利用图像记忆法,快速就能把一本书的主要内容记住。最快二十分钟就能读完一本书。
再后来,升级为比较读书法:把几本书,或不同专业的书,同时扇面形摆在面前,拿起一本来读,当新鲜感、兴趣点产生疲劳,马上换一本。这样,轮流读书,同时读几本书。最后,他读一般的书大多是一目十行,只读不同。就是找自己不知道的内容来读,新观点、新论据、新方法、新创意、新技术。。。只要是知道的内容都是一翻而过。除了哲学、工具书,理论物理、化学、数学等一类特别烧脑的书籍,需要时间仔细研读以外,其它都是飞速阅读。
大脑累了就停下来,画画,写字,看艺术作品。。。听音乐。
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他经常会感到大脑好像突然就明白了很多事,像是一下跨过了一扇门,看到完全不同的风景一样。有很多原本极其复杂的概念、知识、原理、逻辑。。。都变得简单明了、异常清晰。学习效率在以指数形态不断提高。
半年后,石一跟一位教广告设计的老师出去干兼职,搞展销会的展位、广告设计等。有了兼职收入,自己在学校不远处租了一间民房,一个人住。这样学习、修炼都方便了,而且不影响他人。
随后就干了更多“不务正业”的事情:参加江城市青年书法比赛,以半幅作品破格获得二等奖。经江城书协**介绍,去书法艺术专科学校任代课老师。以旁听生的身份获得理论物理教授赏识,被邀请参加课题讨论。
在轻易击败体校武术专业教师后,被邀请前去交流代课。特别是和体校老师交流,他还特意请教了老师们擅长的各类武术套路。发现里面很多招式都很精妙,蕴含着丰富的变化。只是老师们由于缺乏实战,只记住了套路的演练,却根本不懂得如何用来对敌,这也怪不得他们,环境使然。
石一还常去外文书店,各高效图书馆,阶梯教室,国外客座教授的讲座现场。。。在附近几个城市的多个圈子里,认识石一的人越来越多。反而,他本校的同学老师倒是经常见不到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