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 北方有佳人 第三章 成武二十五年 (2 / 3)
如何不是呢?自己即位的第二天,先皇后就为自己生下一个大胖小子,高太后翻了《辞录》,为其取名:宁劼。宁劼不光在容貌上完全继承了他的特点,连性格爱好都和他那么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宁劼不光喜欢读书,较之幼时的自己更加善武好动。宁劼聪明伶俐,但凡先生教授,诸皇子中宁劼总是第一个学会。再往后,宁劼的表现不光得到了自己的肯定,满朝文武也无不对宁劼表示称赞——除了奉承的成分,也有很多是真心的——宣宗皇帝一直这样认为。
尤其是成武八年,先皇后因心疾去世,宣宗皇帝就更加疼爱这个先皇后留下的唯一子嗣了。
至于柳氏,这个江南女子,则是上演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传奇。
先皇后去世以后,常常以“情痴”自诩的宣宗皇帝便鲜少去后宫了,后位也一直空悬。这样的日子过了八年,成武十六年**,宣宗南巡,再次驻跸叠邺城,独自微服出访,巧遇柳家小姐,不经意的一眼对望,竟然像勾去了宣宗皇帝的魂一样。
“情痴”宣宗皇帝仿佛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召柳氏入宫,百般恩爱缠绵。最难得的是柳氏虽然集万千宠爱与一身,却是知书达理,常常规劝宣宗不可沉溺后宫,要以国事为重;更劝宣宗要时常到其他妃嫔处看看,免得自己招来太多怨恨。柳氏甚至因自己并未诞下子嗣,坚决拒绝了宣宗立自己为后的想法。如此种种,使得宣宗皇帝对柳氏便更加宠爱了。
成武十六年以后,宣宗皇帝如柳氏之言,常到其他妃子处看望,却从不留宿。因此,宁衷的同母弟弟,成武十五年出生的宁袤,成了宣宗皇帝最小的皇子。
成武十六年至今的近十年里,宣宗皇帝的生活十分惬意。后宫柳氏温柔体贴;太子聪颖早慧,有监国之才;在内,国政安稳,百姓安居乐业;在外,北方诸国,忙于相互吞并,无暇南顾;南方诸国因天公枕五国公地剑拔弩张,无暇北顾。这十年间,除了成武二十年发生过大规模水灾外,大佥整体上风调雨顺,仓廪充实,人口迅速增长,甚至于在宣宗还在位的时候,史官就开始用
“成武盛世”这个词了。
所以,尽管宣宗从不奢望能有长生之术,更不信江湖炼丹术士等邪门邪法,却十分注意养生之道,在他看来,只要自己活得足够长,大佥国就能一天天强大到睥睨九州的境地。四十有二的宣宗皇帝,感觉江山在自己的治理下井井有条,而自己却仍然年富力强,一点也没有老之将至的感觉。
然而,成武二十五年的冬天,前后不过十日,宣宗皇帝所有引以为豪的东西全部灰飞烟灭。太子暴毙、柳氏下狱、西北动荡、东北沦陷、南方四国边境陈兵,宣宗皇帝仿佛还在梦中,现实却已经将他敲醒。
先皇后在梦中的话反复回响在他的耳边:“专宠柳氏、偏爱太子”。
他不断问自己,柳氏贤惠,为何不能专宠?太子聪颖,为何不能偏爱?是自己作为皇帝反而失去了普通人的权利,还是说人生多磨,自己前二十五年过得太顺,今后将失去平静?自己的“成武盛世”真的只是梦幻泡影?
成武二十五年,内忧外患让繁荣富庶的大佥国一下子变得死气沉沉。也是在那个冬天,一场百年罕见的大雪将整个皇宫银装素裹,玄鉴司不得不抽调大量的禁军用来进行宫廷内的除雪工作。
腊月已到,然而鹅毛大雪一刻不曾稍减,整个宫廷内外,整个大江南北,白茫茫一片。百姓说:天漏了;百官说:天变了。
雪越下越大,从宫门到朝堂车马难行,为了上朝,大臣们只得从家中走到朝堂,这对年老的大臣们来说是一件极大的折磨。因丧子而心灰意冷的宣宗皇帝,索性宣布罢朝一个月。这一方面给了那些年迈的大臣最体贴的犒劳,另一方面也给了那些因为出不了门而没有东西可以上奏的御史言官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