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风雷真经 (1 / 4)
江阵摸黑下山回到家里,已是晚上九点钟了,推了推大门没开,估计被爷爷从里面打上了木栓。江阵也没打算再走大门,走到旁边围墙下边双腿发力原地一跃,高高跳过两米的围墙,也不在插满碎瓷碗和玻璃渣的围墙上落脚,径直落在院里的青砖地面上。反正以往几年中这种事情也没少干,爷奶也习惯了。
幸好这几年练功使得江阵五感越来越好,即便暗无星月的情况下也能稍微辨别,再加上十几年的上山下山,周遭万物皆已印在脑海,方才顺利到家,换个人估计得摸爬滚打一身淤青下山了。
走到厅屋打开院子里的白炽灯泡后,又跑去厨房看了下,果然奶奶给自己热了饭菜在锅里,江阵心底不禁一阵温暖。其实对于父母,江阵更多的是想要去问个为什么,只是有些哀伤,并没什么不甘。爷奶对自己视同己出,从无二话,江阵对家的温暖并不陌生,也很知足了。
“练功后再吃吧”,在山上喝了碗鱼汤,还有点饱腹感,江阵又往灶里丢了一块干柴,继续暖着锅里的蒸汽。
院子里有一口专门给江阵熬药汤的大铁锅,一米四的口径,厚实沉重的很,十来年了就坏了个眼,又被爷爷江新民用铁水烙补好了。
用木桶从院里的蓄水池提了四桶水倒进锅里,刚好堪满。
这泉水还是江阵前年在后山上挖好堆砌的一个两米深坑,又从镇上买了两百米的塑胶管引下来的。山上坑里泉水蓄满一米五深后,多余的泉水就会从坑壁上的管口流到院子里的蓄水池内,细水长流源源不断,院里溢出的山泉又从围墙脚的排水沟流到外面沟渠。
拿了一个麻袋药包丢在里面,益母草、山楂、黄芪等倒是都能在倞山里找到,其余几味红花、当归等都是从镇上药房用本地药材换的,药龄不高,药效也一般。好在江阵现在已经过了打熬经骨皮肉的阶段,更多的是充当一种练功后的舒缓,对此也没什么太高要求和期望,况且江阵心里也明白:几百年份的山野药材太难寻觅,自己也买不起。
添了几根柴火点燃后盖上锅盖,江阵走到旁边宽阔处握拳提气,催动腹部下丹田穴处一团暖阳气劲往灵台上行,过风府风门上头顶百会,沿五感细微穴位运转一遍后下沉至大椎穴,再分散为两股气劲入左右双手,沿青灵、少海直至手掌劳宫穴,化散运入少商少府后再回流至大椎汇合,吐气下沉回流丹田,稍稍汇气后往下过扶承入双腿,跨三阴直至足底涌泉穴,运气流转扩充经络后再回流丹田,至此一个周天的修炼才算完成。
抬头看了下厅屋墙上的挂钟,过去了两个小时,已经接近十二点钟了,温润经络、扩充穴位花费的时间不少。
丹田的这股气劲还是站桩至八岁才开始形成,按照爷爷的说法,站桩可锻炼经骨、汇集精气,药浴则可活血化瘀、旺盛气血,唯有精气神集中,气血旺盛方可汇聚丹田一点灵气,否则气散百穴无法集中,再苦练也是一把蛮力的莽夫。
爷爷传下的练功法门名为《风雷真经》,从江氏祖辈开始代代流传,到爷爷江新民这一代因为没有子女后代,眼看就要带入棺土的时候,江新民从树林里发现了在襁褓里哭的江阵,也不禁感叹天不绝江氏传承,更是视为血脉,用心教习。
好在江阵也算争气,练功吃苦从不哭喊哀嚎,心法运转也从当初的磕磕碰碰一天一个周天提升到了现在的两小时。如果有人可以内视血肉的话就会发现,江阵的经络脉管宽度较之普通成年男子两倍以上,血液奔流有力,浑身劲气隐而不发。
铁锅内的药水经过两小时的烧制,已经翻滚多时,又因为柴火熄灭而慢慢降温。江阵揭开锅盖将一锅药水全部倒进浴桶内,也不管仍有五六十度的高温,脱掉全身衣物后直接跳进桶里坐下,仅剩大半个脑袋冒在外面,丝毫不感觉到滚烫难受。
“舒服啊!”
按照《风雷真经》所说,人体穴位足有过千之数,修炼的运气宗旨是将丹田的气劲运行至四肢百骸,但其中差异在于细节处穴位的运行和温养。功法创始人江峰老祖说,修行至高深处可凭空跃起八丈,一叶滞空,奔袭如雷电划空,常人视如未见,至于与人对敌时刀枪不入毫发不伤等更是不在话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