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津门 (1 / 2)
日子过得飞快,也就是几个礼拜的功夫,学校里就放了假,这一下可美坏了陈依依,每天也不用写作业,也不用上学,连着好几天就是跟一群小丫头小小子在院子里因为下雪快要冻硬了的沙子堆上玩过家家。
而常大山和刘招弟也各有各的活计,刘招弟在东北有几百亩的玉米地和水稻地,虽然冬天没有什么地可以种,但是只要有地,任何农民都会有活干。常大山呢,一边给刘招弟帮忙,如果不忙的时候就给学生们判卷子和准备下学期的教案。
没错,常大山不仅不是种地刨活的大老粗,反而成了祖国的园丁了。甚至这位祖国的园丁还挺有艺术细胞:能在地方上一套销量不错的报纸上有小小的自己的一个豆腐块儿,平时写个散文写个小吃什么的,偶尔也能给家里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收入。当然,这些收入在常远看来聊胜于无。不过好歹是补贴用,加了能给家里减少一份负担。
所以常大山在这附近,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气的作家老师了,这也就是为什么长远从刚刚重生之后,就多次看见常大山手里抱着一本厚厚的诗集在看。想必也是在研磨自己的做诗的能力。
而且最让常远感觉到世界真奇妙的是,常大山还是自己下个学期的班主任。
至于常远,每天就是被常大山逼着看书,学习。其实常大山有这种想法常远也不难理解,毕竟自己因为肺炎的事情在家里已经呆了好几个月。如果自己的功课再耽误下去,自己再稍微的不努力一点。恐怕以后的升学就要非常麻烦。
虽然他自己就是老师,但是由于自己能力有限,也不可能帮到太多,唯一能帮的可能就是在指导思想和学习态度上。
虽然对于这些知识常远并没有什么兴趣学下去,但是好歹的也是自家老子一片心,想让自己出人头地。
实话实说,这一辈子的语文书数学书什么乱七八糟的,跟之前似乎是没有什么差别,但仔细看来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比方说语文的古文就比较多,同时一些自己曾经耳熟能详的课文也有好几个不见了踪影。数学和英语,相对于之前要比较简单,但是外语方面多了一门俄语。这就让长远有点儿接受不过来了。物理化学方面,相对于之前那一世的初中课本看起来要更像高中课本儿一些,从难度上也好和课本儿的大小来看,要比之前初中课本厚重许多。
不过随后他从历史课本上找到了原因:本来在长远的印象中的历史,从明朝后期拐了个弯儿。本来的明朝没有了,大清也没有了。甚至,控制朝政的也不是后来的李自成,而是李自成的前辈大西王张献忠。
虽然依旧是汉人统治的王朝,但是跟历史相同的地方就是这个汉人统治的王朝,维持的时间也仅仅到了1921年。如同苏俄的十月革命一样被工人阶级的推翻了。之后就差不多可以把苏俄的那一套完全套在现在的天朝上边。什么清洗运动啊,什么战时xx主义呀,几乎都存在过。
不过相对来说**要比苏俄那边儿小上许多。更多的是外部斗争。没有了全是那种冷战时期两极分化的状态,有的更是类似于三足鼎立。虽然大的战争没有发生,但是小的摩擦却是接连不断。一直到常远刚刚出生的时候,世界才稍微平静了下来。当然,这也造成了相当多的社会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