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还有两架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 还有两架 (2 / 3)
        看军装,认识一支部队,这是最基本的一个规律了。

        国内的现代军装起源于黄埔军校,样式演化自苏俄“弗伦奇式”军服,这就是中山装式军服,

        各地归顺北伐军的军阀部队都是中山装式制服,不过颜色方面因为各地所处的环境不同和印染水平的不同,颜色开始有变化,而老蒋的嫡系,一直都是深灰色的。

        至于帽子,开始是大檐帽,等到了1930年老蒋从德国聘请顾问为其训练警卫军和教导总队之后,德国顾问的建议引入德国山地部队的“滑雪帽”式军帽作为制式军帽。

        这种帽子轻便舒适,尤其是造价相对大檐帽又极为低廉,所以受到了一致喜欢,毕竟,军服不是中央下发的,而是用军费的方式下发,各部队自己委托被服厂制作的,“滑雪帽”式军帽造价低廉就意味着可以贪污更多军费。

        于是,这种军帽就开始流行起来了,现在的八路军的军帽,其实也是一个模式的,甚至在早期的时候,上面还有**的徽章。只是到了后期,老蒋拿新四军开刀之后,八路军的军帽,才将那个**徽章取下来,只留两个扣子。

        而现在,随着全面抗战开始,中央政府的物资军备首先供给中央军,地方部队需要自己筹集资源,所以,军服的颜色,就是根据当地环境、印染水平以及财政能力自己来做的了。

        其中,晋绥军是相当有钱的,他们的军服颜色为灰蓝色。完全效仿中央军,领章、胸章都与中央军制服无异。

        其实,这颜色可不适合伪装,只是看起来倒是挺有气势的。现在,看着这些蓝衣服,秦宝山就知道,自己这次的任务,算圆满完成的,他用居高临下的目光打量着这些士兵,同时,这些士兵的心中,也正在七上八下地犹豫着。

        小鬼子虽然有的也会说中国话,但是说到这种程度的是没有的,还有地方口音,那是绝对学不来的。

        原本看到天空中两架飞机在空战,他们就已经猜出什么来了,现在,看到秦宝山下来,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说话也很顺溜,立刻就放松下来。

        “都收起来,收起来,自己人。”钱伯钧从后面跑了过来,说道:“我们是晋绥军358团1营的,兄弟,你是哪部分的?怎么飞了一架鬼子的飞机?”

        358团1营?听到这句话,秦宝山顿时想到了什么,问道:“你叫钱伯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