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比武射箭 诸侯来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比武射箭 诸侯来人
        养国三年一度的射箭比武大赛,都选出一批民间神射手作为军中精锐,担任军中职位,在养国来说就是一件大事,以往没有别国在意。

        今年射箭比武在新建立的南阳郡治所宛城,也是养国的新都城。就引起了虞国后裔的陈国,夏朝后裔的杞国、商朝后裔的宋国等以及众多诸侯小国的注意。

        各诸侯都派来了各家公子代表着诸侯国前来。尤其是陈国、杞国、宋国都是公爵。更是派来了重臣陪同公子(诸侯国儿子)前来道贺。

        其实是探寻养国如何从积贫积弱的一个小国,如何成为称霸荆北豫南的,宋国是殷商时期的重要诸侯,时刻想恢复着殷商朝代,杞国为夏朝一个大部落联盟建立的诸侯国,周天子善待夏朝后裔封为公爵,如今被周边的诸侯瓜分仅剩十余城。陈国是夏朝以前的虞朝的一个部落联盟建立起来诸侯,与宋国蔡国接壤。

        三个显贵的公爵诸侯各有目的的派有重臣和公子前来示好。

        《周礼·夏官·司马》上载:“凡制军,万有两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一军则二府六史,胥十人,徒百人。”六军指的是天子的部队。

        五人为伍(五人为一伍),五伍为两(二十五人为两),四两为卒(百人为卒),五卒为旅(五百人为旅),五旅为师(二千五百人为师)。

        随着农耕、农具技术发展,人口增长很快。到了春秋初期,大周王朝分封出去的姬姓封国已经各怀鬼胎不团结,大周王朝周平王东迁洛邑(洛阳)不久,被郑国打败一次,接着繻葛之战周桓王率领卫国、陈国、鲁国兵力又败于郑国。周王朝颜面扫地。

        东周春秋大国超过三军的比比皆是,甚至一些小诸侯国军队也超出三军(三万七千五百人)。

        目前养国攻占了申国、吕国接受投降的数万人,兵力已达十军十二万五千余人。中低下的军官需求很大。射箭比武不但可以选出一批具有非凡箭术选入军中培养将官,更是一种激励养国人从小修习箭术,提高优质兵源打下良好基础。

        由于此次射箭比武,诸侯国带有目的而来的,带的官员随从众多。养国招待诸侯的公馆不足,养国官员按照同为交好数个诸侯安排一个院子。

        有的几个诸侯合住一院嫌弃地方小,想自行去逆旅(春秋时期的客栈、酒店称谓)住下。但是养国的射箭比武不单单是针对养国的人,对其他诸侯国的平民百姓也开放,逆旅早已住满商旅和行人。

        这杞国、陈国、宋国三国交好分置一院,暂无何事坐下聊着。

        杞国杞公子:“这养国都城人口怎么此次之多呀,逆旅全住满了人,这都城不下十五万人吧。快赶上我杞国五十万小半人口了。”

        宋国宋公子:“杞公子,我宋国与养国交好全是养国卿大夫荆鄆一手促成。我负责接待荆鄆到我宋都城游玩,与其私交甚好。荆鄆介绍养国都城有二十五万人之多。”

        杞国杞公子:“太惊人了养国都城等于我杞国一半人口,这养国如何能在一城养活如此多人,光是粮食就够宛城令头大的了。”

        杞国掌管土地人口的司徒对着杞国公子说:“杞公子,老臣此番来与宋、陈两国司徒一样。前来观测养国如何治理土地和人口的,养国十多年前还仅仅是一个都城區城数万人口加周边数个邑。

        如今才十多年,就打下数十城,两百多万人口,着实令人深思呀。公子此行多受益匪浅呀,为日后杞国复兴探寻玄机。”

        陈国司徒深有感慨的说:“陈国虽大但是国力军力羸弱,前几年应周天子之命征讨郑国,繻葛之战兵败于郑国,军力更是受损不小。

        此番前来与养国交好,学养国治国之道,以及面对楚国北上的威胁,与养国联盟。”

        陈国陈公子:“司徒说的是,本公子此次定然虚心求教于养国君主,治理陈国,让陈国再次富强,如今养国势大,楚国北上扩张最终必须经过随国和养国,这两国实力不俗。

        楚国必然避强就虚最后必然放弃汉水以北,选择汉水以南攻打扬越、英氏、番等小国,这些小国经不起楚国三五载攻击必然陷落,我陈国危也。”

        陈国公子说完此番见解,陈国司徒甚是欣慰,能看到养国强盛,而想到楚国日后北上进军路线,这一点很是难得。

        大家又感慨一番之后,各自回到屋中休息。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