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联楚伐魏韩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联楚伐魏韩 (2 / 2)
        而且这笔买卖怎么算都是自己占便宜,攻打韩国自己还可以扩大地盘就算大周不来请求出兵,楚国也打算出兵攻打韩国,何况与大周联合意义大于实际,也不指望大周能帮上什么忙,但是大周这块大旗是招牌。

        楚王直接问文武百官:“诸位大臣觉得此事可行。”

        楚国之所以能强盛,在于本身大臣能人辈出。

        令尹子西,长于内政,使国泰民安;太宗子敖,擅长外交,使睦邻友好;叶公子高,长于军政,使国防巩固;司马子反,长于武功,勇猛而善战;昭奚恤,善于谋略。

        楚王话一说完擅长军政的叶公子高问:“王上,微臣一事不明,大周军力微弱天下共知,本已岌岌可危,韩国为何会把宜阳、新安、南梁、成皋、甚至都城阳瞿五城和数个关隘都割让给大周。”

        大周使者看了看叶公子高,心想我大周天子果然料到楚国第一个出来质问的是叶公子高:“回禀楚王,韩国与郑国交战,事关大周生死,所以郑国出兵后,韩国君主骗郑国君主去会盟,郑国君主果然带着两万精兵去魏国会盟。韩国一路攻到了郑国都城新郑。大周只是把韩国攻打新郑的事情告知郑国君主,于是双方斗了个两败俱伤。此时郑国空城没有士兵守城,我大周率军刚到,韩国愿意拿出五个城池和关隘给大周。

        我大周因为自身没有实力,自然不敢染指郑国城池,自己本身也吃不消。但是韩国本想攻打我大周,图谋大周九鼎已久,所以派下官来联楚攻打魏、韩两国”

        楚王一听九鼎,两眼放光,当年自己祖上楚庄王也曾经问过九鼎情况,公孙满说大周气数未尽被大周天子拒绝。上次九鼎现世,楚国没有去,因为楚国已经称王就算是脱离了大周。

        楚国强盛、疆土辽阔、雄兵百万,只有楚国才最配拥有九鼎。必须把宛城以北的韩国城池抢过来,这样楚国的疆土就可以和大周接壤,为日后抢夺九鼎做好准备。

        楚宣王听完韩国也在打九鼎主意,难怪这么积极的灭掉郑国,这样刚好把大周给包围起图谋鼎:

        “本王答应攻打魏、韩两国出兵勤王。”

        大周从公元前378年变法,获得了郑国大量资源又经过几年的发展,经过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经济下,耕地从原来一都城和十县两百万余亩,增至五百七十多万亩。大力修筑水渠,耕地灌溉得到了根本的解决了原来的“瘦田”也变成了肥田。

        中医药得到朝堂国库支持,“速效救心丸”减少了死亡率。“生化汤”减少妇人的产后不良症状等妇科疾病。官府免费提供药品。

        多生奖励的刺激下,人口迎来了大量增长,加之大周王朝实施仁政管理,其他诸国平民为了躲避战争少数开始流入大周居住。人口从最初的四十余万,九年增至一百三十多万。洛阳都城达到了五十余万。东迁都城周平王以城按照六十万规模建造。

        军队从变法前一万两千八百人,增至十二万五千人。虽然与楚国百万雄兵、魏国七十余万比起来差距很大,但是勉强达到了宋国、鲁国水平。

        但是大周兵器锋利,装备精良,仅重步兵就有两万,重装骑兵五千余人,轻骑五千。弩箭更优于韩国。

        科举制吸引了诸侯国一些士子入朝为官,提升了朝政政务处理能力。军事学府培养了大量人才任职军职。大周书籍得到了普及,文化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档次。

        粮食充足足够大周两年,国库开始有节余积累了十多万两黄金。白银五十多万两。在交子的作用下,很多商旅不用再带现金了。很多商贾可以将金、银存入大周去别国支取,外地的商贾也不用带着现金来大周进货,可以存在本国用交子凭证来大周取。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