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王位继承 (1 / 4)
大周在岌岌可危之下,孤注一掷,困难重重进行变法。
周安王大量消减王室开支,变卖王室珍宝,利用王室田地抵押,换来了钱粮,原本作壁上观的六卿五官已经各级官员,看到周安王已经东了真格,加上钢铁产量大增,纸张的成功产出,水泥产出,粮食亩产收成加倍,耕地增加两成。释放奴隶,人口普查记录户籍增加了六万多人,部族投靠三万多人。
耕地面积九十万五千亩(变法把古代的亩也改成现在的亩),半数以上是各大官员、王亲国戚、奴隶主的各种粮食收成达到七亿六千四百万斤,(战国时期一斤等于250克,相当于现代半斤。)一亩周朝产粮一年两种,一种为200斤(战国一斤250克,相当于现在半斤),复种二次为200斤。精耕细作后翻倍。
足够现在大周户籍在册的四十万人口吃一年(没有足够的肉类情况下)。
各种养殖羊二十五万只,鸡鸭家禽一百三十多万只,鱼养殖产出八十多万斤。平均一人一个月能吃上三斤(换算现在一斤半)
纸、水泥、增加了国库收入十七万六千贯(一两黄金=10两白银;一两白银=1000个铜币。)
文武百官开始全力支持,纷纷慷慨解囊,大周终于有了自己的收入,一改往常的坐吃山空局面。虽然收入远远不够军费开支。
由于户籍入户增加了很多人,尤其努力都是青壮年居多,征兵达到了六万,加上原来一万两千五百人总兵力达到了七万两千五百人。
最为难得的是达到虎贲军要求的有三百余人。
战车不足三百,姬允给周安王提议,取消战车,打造重装铁甲。
由于先进技术和焦炭使用,大幅度提高钢铁产量,年产钢铁达到两百万斤(古代斤250克)。
随着洛邑人口增加达到了二十多万,洛邑多年没有修善,显得破落不堪,王室有了纸和水泥两样支柱收入。
姬允建议先修善洛邑城墙和街道以及各种标志性的公用。王宫暂且不动,这样更能获得民心。
各县和大小邑都要扩建,各地必须增设战乱难免粥棚,解决避难而来的平民。虽然目前大周势微,原本贫穷,外来人口不多,只要做好内政,民富国强日后投奔而来的人必然会有所增加。
376年,大周变法进入变法进入第二年,周天子驾崩,姬允继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