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推心置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推心置腹
        见我二人盯着他,金牙刘咳嗽了两声说道:“这得从三国说起,大枭雄曹操怎么发家的?就是搞了个叫摸金校尉的部队,用行话来说就是‘倒斗’,通俗点就是盗墓。哪种墓值钱?肯定是帝王墓陪葬的财宝多啦。这墓里可不比上头的世界,时不时摸出只‘粽子’来。”

        “粽子?墓里过端午节啊,还放粽子?”听到这,魏胜利忍不住问道。

        金牙刘呵呵一笑,解释道:“这是盗墓者的暗语。粽子是指墓里保存比较完好,没有腐烂的尸体,基本上就是僵尸、恶鬼之类不干净的东西。还有什么干粽,肉粽之类的叫法,干粽是说尸体没东西,腐烂的只剩一堆白骨了;‘肉粽’是指尸体上有不少值钱的东西。”说到这,金牙刘咧开嘴,用指尖敲了敲自己的两颗金牙对我们说:“二位爷上眼,这两颗金牙,就是从墓里挖出来的前清珐琅金,在粽子嘴里拔下来的,家里人没舍得卖。我两颗虎牙长得突出嘴了,老爷子说不好看也不吉利,所幸把我这拔了,换上了这,说能镇得住。”

        魏胜利听着,早忘了刚才还想揍金牙刘的事了,一副向往迷离的贱样。别说胖子了,我都听得起了兴趣。只是吃饭时候说这个,还让不让人吃了,舍不得花钱你直接说多好,实在是越想越让人觉得恶心,顿时没了胃口,放了筷子,抽起烟来。

        金牙刘吸了口烟,接着说道:“这‘粽子’长埋地下,基本都有尸毒。倒斗的那些人每每下墓都带着黑驴蹄子、黑狗血,既辟邪又驱尸毒。还有一样,就是胖爷脖子上的东西了。”金牙刘又看了一眼胖子,接着说道:“胖爷脖子上这东西,如果我所观不差的话,应该就是‘摸金符’了,它既是辟邪之物,又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普通盗墓者根本不会有。”

        虽然胖子之前已经讲过这“摸金符”,但从这金牙刘嘴里说出来,更似加重了份量,我不由下意识地摸了摸裤兜。

        魏胜利则从脖子上摘下了那串“摸金符”,递到金牙刘的面前说道:“刘老板,给掌掌眼。”我刚还觉得奇怪胖子干嘛摘下他那“摸金符”,原来这小子说归说,其实心里也不是很确定这是否真的“摸金符”。见金牙刘说的有板有眼,显然是个行家,至少比他懂得多,便让金牙刘看个真伪。

        金牙刘闷了口酒,接过“摸金符”,仔细端看了半天问道:“胖爷,您这是哪来的?”

        “你就说是真是假吧。”魏胜利没好气地说道,眼神却是焦急又是期待。

        “真的。”金牙刘说道。

        魏胜利一把抢过“摸金符”,爱不释手地道:“真的?”,眼神里尽是惊喜和兴奋。

        “今儿个也不瞒二位了,祖上是干这行当的,老爷子详细跟我描述过这物件。”接着金牙刘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又说出一番话来:金牙刘的的爹年轻的时候是跟一位赣南的倒斗高手学徒,对挖坟掘墓的勾当所知甚多。但是对那些寻穴也就是找墓的本事没学会。因为他师傅本身也不懂风水之术。他师傅主要用鼻子闻,为了保持鼻子的灵敏程度,都忌烟酒辛辣之物。用铁钎打入地下,**之后拿鼻子闻,铁钎从地下泥土中带上来的各种气味,还有凭打土时的手感,地下是空的,或者有木头,砖石,金属等这些手感肯定是不同的。不过闻土这手艺传到金牙刘这里就失传了。他爹后来被某党抓了壮丁,导致双腿残疾,他从小又有先天性哮喘,就不再去做这摸金校尉了。一般干这行的,都见过不少真东西,凭着这点眼力,做起了古玩的生意。第一次见到胖子的时候,见他脖子上戴着这物件,便以为胖子是“倒斗界”翘楚,故此和魏胜利走的很近。

        这推心置腹的一番话,让我没有反感,反而增添了对金牙刘的好感和信任。至少我觉得这是个实诚人,没暗地里耍阴招。

        魏胜利似乎也被打动了,拍了拍金牙刘的肩膀,拿起酒杯道:“这玩意呢,我肯定是不会卖的。但是一起发财还是可以有的,还望刘老板多多关照哦。”说完,仰头一口闷完酒。

        金牙刘哈哈一笑,也一口闷了。我见了,怎么着也不能落后啊,仰头喝了。

        这时我才明白,为啥自古以来谈生意、谈事什么的都在酒桌上了。这一喝,就容易动情,什么推心置腹的话都说了。

        这顿饭过后,我和金牙刘也成了朋友,自然对胖子收古物的事更不反对了。金牙刘虽然市侩,但人一辈子,有谁不是为了个“钱”字奋斗呢?骨子里还是透着北方人的豪爽,对我和胖子都不再见外拘泥,经常给我和胖子讲这方面的事和知识:比如洛阳铲,是河南洛阳附近村民李鸭子发明的,故作洛阳铲,广泛用于盗墓。洛阳铲其实就是铲土,通过带上来的土,可以察看地下土壤的成份,如果有什么瓷片,木片,布片,金银铜铁锡汞铅,包括夯土,砖瓦等等,这些都是地下有墓穴的证明,可以通过这些线索来推测地下古墓的年代和布局结构。后人逐渐改进,后成为考古学工具。

        再就是这古物鉴定。金牙刘也是谦虚,说自己略知皮毛,都是本家祖传的手艺。这古物到手,就如中医把脉,望闻问切缺一不可。尤其是明器,因为明器不同一般古物。家传的收藏品,经常有人把玩抚摸,时间久了,物件表面都有光泽。“明器”也是行话,其实是取“冥器”的谐音。就像冥币,通俗点就是死人用的东西,这“冥器”就是一直埋在古墓中,倒斗倒出来的。首先是望,看看款式和做工,形状色泽。其次是闻,这对明器的鉴定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现代造假工艺登峰造极,比如南方好多地方把厣品泡在屎尿坑中做旧,但是那颜色是旧了,味道可就不一样了,那味道比死人的屁塞②来,还要臭得多。这外观上做得古旧是古旧了,但这一闻就能闻出来,瞒不过行家的鼻子。再者是问,这物件从何而来,有什么出处没有,倒斗的人如果真心想出手,自然会把从哪个斗里倒出来的一一说明,然后我就可以判断,他说的是真是假,有没有什么破绽,这也是从侧面能判断出这物件的真假和价值。最后就是用手去感觉了,这个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了,从我手中过的古董不计其数,我这双手啊,跟心是连着的,真正的古董,就是宝贝啊,它不管大小轻重,用手一掂一摸一捏,就能感觉出份量来,这份量不是指物件的实际重量说的,古物自身都有灵性,也有一种百年千年积累下来的厚重感,假货造得再象,这种感觉也造不出来。

        金牙刘每次说完,都笑着说自己太啰嗦了,只是希望我们能多学点这方面的知识。我想想技多不压身么,金牙刘说的确实一套一套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还真有道理。还有我学的专业古历史还真和这金牙刘说的这些有点沾边,好多历史不就是靠这古物来研究、推断、验证的么。再者胖子的那破“生意”我可是大股东,也就和胖子一起认真的听着,到时还能给魏胜利观察纠正不是。

        不过这不都因为胖子戴着那“摸金符”,否则估计这金牙刘也不会这么推心置腹地说这么多,感觉是在培养接班人似得。所以每当我摸着带在身上的那串“摸金符”,总预感到终有去“地下”的那一天。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是由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音译而来。是以矿物质的硅、铅丹、硼砂、长石、石英等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分别加入各种不同颜色的金属氧化物,经焙烧研磨制成粉末状彩料后,根据不同的工艺,填嵌或绘制于金属胎体上的一种艺术创作过程。清代,西洋珐琅从广州传入,广州生产的珐琅俗称“广珐琅”,是朝廷的贡品。

        ②:屁塞:是古人死后,常用玉、石等物塞入肛门;当然也有将玉石塞入口、鼻、耳里的,相传可以防止尸体腐烂。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