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终点、起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终点、起点
        夜晚,在距离漂皎港西南215海里的水域上,霍尔斯克号停在海面上,船上持续响起的枪声和爆炸声,和这片宁静的大海显得格格不入。随着时间的推移,枪声变得越来越少。船上的一间豪华套房内,一个短发男子看了一眼身旁已经断气的同伴,拿起通迅器说道。

        “有喘气的吗?回个话。”

        “庸医你还没死了!”耳机里传来的声音,像是压抑的撕吼。

        “离死不远了,你怎么样,还能动吗?”

        “动不了大腿中了一枪,其他人还活着吗?”

        “估计就剩下我们两个了,外面的枪声都停了。”

        “等我找个舒服的姿势躺好,你再按啊。如果有来生别把我忘了!”

        “好,我们来生再见!”

        通迅器那头没有再传来声音,拿出战术背包中的引爆器。他突然回想起这么多年发生的事,不知不觉都过了13年了,13年前的自己,怎么也不可能想到,自己会有一天和一群du枭,死在同一条船上。那时的自己,想起来真的有点可笑!

        2010年7月16号晚上11点47分,在海林市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急诊休息室内,新来的实习医生赵家龙,一边无聊的划动着手机屏幕,边问坐在对面办公桌前低头看书的医生。

        “陈医生您看的是什么书啊,都看了一晚上了。”

        “《解剖列车》现在正好有空,自学下康复治疗学。”

        “今天晚上真是难得清闲,来急诊的病人都是一些小病小伤,一个重症患者都没有。都不需要您和王医生出手,我自己就能解决了。听护士长说下午还有几个病人,病情稳定转到普外病房观察。”说完赵家龙心里还有一点小得意。

        “急诊清闲点才好,说明天下太平,没有天灾人祸,要是能在急诊混吃等死,那样才叫幸福。还有小伤处理不好也是会出现大问题的,去年外科就收过一个患者,一开始只是患者不小心踩了钉子,大脚趾扎了一个小伤口,自己有糖尿病,他自己不知道,就随便买了点药水来治疗,一段时间后伤口越烂越严重,就医时只能把大脚趾给锯掉。莫顿足的人只是第一跖骨比第二跖骨小于正常的比例,只是比正常人短一点点都会出现背痛、腰痛等症状。而他是整个大脚趾都没了,走路都成问题。”

        “真有这么神奇吗!莫顿足还会引起腰痛?”

        “这不是什么神奇的事,是现代医学的发展成果。问你个问题,如果你出现偏头痛,你会怎么办?”

        “到神经内科挂个号,做一下检查,要不就自己开点止痛药。”

        “每年神经内科都会有不少偏头痛的患者,其中有一些病人,在做完各种检查后,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最后只能像你说的一样,开一些止痛药,或者让患者到康复科做理疗。我在学习康复治疗时,才发现很早以前别人已经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只是我们国家对康复治疗这块不是很重视。引起偏头痛有的时候是胸锁乳突肌长期处于短缩状态,从而使颈丛神经受压,导致枕大、枕小神经卡压,进而引发偏头痛。当然要确诊是否胸锁乳突肌短缩引起偏头痛,还要做综合评估和检测。”

        “那胸锁乳突肌短缩是怎么引起的了?”

        “长期低头、侧身躺着玩手机或看书,都会造成胸锁乳突肌的废用性短缩。我去年刚换智能手机时,有一段时间一直侧躺玩手机,也出现了偏头痛的症状,后来自己给肌肉做拉伸、松解,慢慢的症状就消退了。你也少拿你的肾4玩个不停,小心你也偏头痛。”

        半开玩笑的说完这句话,陈医生合上手里的书,抬起了头。看到这张脸,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普通,一张没有任何特点的面孔。唯一能让人记住的只有短发、浓眉和左边眼角的一道疤。不过名字很有特色叫陈厚朴,一种中草药的名称,熟识的朋友都喜欢叫他药材。

        会取这么一个名字完全是因为他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从他太爷爷起就一直以中医为营生。慢慢地变成一种传承,而以中药材、穴位或者中医术语取名也成为家中的传统。陈厚朴从小就在父亲的影响下接触中医,家人也希望他接过衣钵。可是这种半强迫的安排,反而使得他有了逆反心理,在填写大学志愿时,瞒着父母把中医学专业改成西医临床医学。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父亲的双手一直在不停的发抖,拿着通知书的左手,给人一种想把它揉成一团,又怕太用力在上面留下皱褶。父亲的脸上没有表现出一丝愤怒,只有一脸的平静。

        看着父亲颤抖的双手,陈厚朴心中有了一丝的后悔。父亲放下手里的录取通知书,拿起一旁的穴位人偶,抓住人偶的脚,劈头盖脸的向他砸了过来,他没有躲也没有喊,只是静静地站在原地。不知道打了多少下,直到人偶的头被砸断,断口的位置划伤了他左眼角的皮肤,鲜血留了下来。父亲这时才停下手来,一句话也没说转身回到了卧室,从那以后父亲再也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上大学后除了寒假回家过年,其他的假期都留在学校找些兼职的工作。他害怕面对自己父亲那张平静的脸。为了证明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他比任何人都要刻苦,7年的时间他顺利的毕业、考研、拿了医师资格证。那年他只有25岁,他选择留在海林这座城市,在医在附属医院做了一个急诊科医生,选择做急诊医生,是因为这样他就有更多的借口可以不回家。不必再去面对那么平静的让人害怕的脸,甚至觉得在父亲的眼中他是不是已经不存在了。和母亲和通话中,被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什么时候回家?”他的回答大多数时候只有一个字“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