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异国他乡 (2 / 5)
也就是说,赵氏部族原本姓赢,和秦王是同一个祖先,与魏、韩瓜分晋国后,被列为诸侯国,直到武灵王赵雍时,才正式称王,成为战国。赵国地处“四战之地”,中原文明与游牧文明碰撞交融,形成了与中原各国风格迥异的文化特质,人民崇尚武功,好气好斗,不敦中原礼仪教化,喜好追逐利益,这种风气在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时达到巅峰……
说起武灵王赵雍,必须隆重介绍一番,他可是我老丈人邓苍的偶像,也是我在战国时期最为崇拜的君王之一。
赵雍志怀高远,目光如炬,仅凭一己之力,把赵国推上了史无前例的巅峰。
他力排众议,移风易俗,毅然推行胡服骑射,迅速建立起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第一支制式骑兵部队,对穿宽衣大袖,以步兵和战车为主力的中原军队,往往具有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巨大威力。
他深谋远虑,不拘小节,竟然乔装入秦,探查秦国地形风貌、国情民情,意图从九原绕过函谷关,直插咸阳,一举攻灭秦国。
他能征善战,指挥若定,数十万铁骑如臂使指,铁蹄踏遍东西南北,所向披靡,鲜有败绩,胡人闻风丧胆,攻灭中山国这块心腹之患后,赵国疆域北接草原,东近大海,国力之鼎盛,令天下战国侧目,就连秦之锐士,也吃了赵国铁骑不少踩踏。齐国倒下后,赵国成为唯一能和秦国抗衡的超级大国。
他雷厉风行,行事果决,敢于打破封建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的传统,正当年富力强,就将王位传给小儿子赵何,把资质平平,不受臣民拥护的太子赵章封为代城君,意图对内乱频发的代地实行分权而治,自己则以主父统领整个赵国,有效聚合双方力量,为征伐秦国,统一天下谋篇布局。
然而,和我老丈人一样,赵雍的思维太过超前,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更低估了权力的流毒和人性的本质。
“务实尽事、不察人心”,这是赵雍的悲剧。
一代雄主,最终困在自己设置的陷阱里,苦苦坚持三个多月,活活饿死在沙丘宫……
慷慨悲歌,壮志未酬。赵国的崛起之路,也在沙丘宫被永远地阻断了。
我不知道著述《列国见闻录》赵国篇的是哪一位墨家弟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位仁兄虽然文采斐然,但却是一位略有偏见且有点好色之人,不信你翻回去再看,他不仅对赵国的民风多有批判,同时不惜染重墨,对赵女之色进行了深度刻画。
著述一个国家的概况,竟然把女色之娱搬上台面,我觉得多少有些……不大合适。
不过这位仁兄倒是所言非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