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十五章 山沟沟地界 (2 / 9)
许多从这里中转的马帮,常常能从边镇上买到大量的山货驮往别处去。
边镇上如今有所改变了,许多人家都种了地,当了农民。
多年前,边镇人的衣着打扮与别处的不一样,穿的是自己家纺织的麻布衣服,大多老百姓家里都有一台纺织机,老式纺织机,木料做的纺织机纺布的时候要坐在纺织机前,用手捏着梭罗往来的扔过去扔过来,织布的速度慢极了。名言里,岁月如梭说的就是这个东西了。
边镇人如今的衣着打扮已经有所改变,和大地方的没有什么区别了。
边镇人的婚姻方式特别,走婚,买婚,都有。
边镇风光美丽,远近全是磅礴的大山,晴天山清水秀,雨天雾气朦胧,云雾缭绕。一条五尺道蜿蜒曲折在大山里,古时候是马帮往来的必经之路,繁荣一时。
边镇人家如今还在使用人背马驮的方式劳动,春种秋收时令,这山呼来那山应,场面热闹。
边镇人喜欢唱歌,尤其喜欢唱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这边唱来那边喝。
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大多都是农民,以种地为主,农林牧副渔为辅。从小我就学会了农林牧副渔的生活方式,至于主业,种地务农,非常厌倦。我因此成为了云贵高原边界上的一个闲人,野人,按照小地方的说法,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虽然不是坏蛋的那种不务正业。我的志向是开一家世界连锁店,我把想法告诉朋友亲戚同学时,他们嘲笑我,像我这样不务正业之徒,整天不是山里挖地蛋,就是树上摘苹果,是不可能完成理想的。我反驳,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对牛弹琴,自顾自地过自己的生活。
我的生活方式很简单。四个季节都有安排。
春天来了,早春二月,天气还是一场春雨一场霜,这个时候,土地里什么吃的东西都没有,用农谚来形容叫做,一穷二白,啥都没有,只能吃空气。还好,去年我已经准备了过冬的粮食,待到山花烂漫时,那应该是晚春了,田野里的野菜,野薄芙长大了,我会提着篮子去田野里挖一些来晾晒在簸箕里,野菜过时了淘过洗过当做干板菜过冬,或者出售。田野里的野菜可多了,这个年头吃野菜的人少了,挖的人少,我一个人能够挖到百十来斤,晒干了也有百十来斤。
地沟里有一种半边钱,青幽幽的可人极了,能够当菜吃,还有药用功效,是治疗体虚的中草药。张家沟,营盘脚,梨树坪子,河坝里,能够挖到几百斤,前些年头,还有少数民族一捆一捆提到乡场卖,如今没有人去卖了,我会去挖开晾干,放在袋子里装上,自己吃也可以,有小商贩来走村逛寨,卖给他们也可以。一斤干的半边钱十块钱,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山里的野蕨草这个时候也会冒出嫩芽来,不几天的功夫,山上山下就一片毛茸茸的样子,我会撵着马提着几个袋子去山里割野蕨草,野蕨草能够拌凉拌菜,如今的市场上出售的凉拌菜大多都是野蕨草,卖的人多,吃的人多,不知道他们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估计是大棚里种植的吧。我割的野蕨草是大山里自然生长的,比较有营养,一天能够割五六袋,人背马驮着回来,一连十多天奋战在大山里,为了收割野蕨草。过了这几天,野蕨草长大了,就不能割了,没有吃的价值了,连牛也不吃长大了的野蕨草,有经验的农夫也只能割去晾干了给羊铺窝窝。
一年中的这个季节,我能够割五六百斤野蕨草,晾干了也有五六百斤。大山生长,自然恩赐,谁收都不犯王法,真是美好的享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