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成长 (1 / 3)
不得不说,老道士教三弟子还是很用心的,根据三人性格的不同传授一些知识。
身为道家弟子,老道士还是继承了传统,用他的话说就是道家一脉的传承不求发扬光大,但至少也要有继承人。
他也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固有的一些理念逐渐消磨,用现代人的眼光往前看,那些理念就是一种束缚;要跟着时代去迎合发展,但也不能一昧的去融合。
大弟子沉稳老成,适合练习道家的功法,学习道家先辈的理念,精气神三方面能够有大成。
二弟子思维敏捷,头脑灵活,但就是太顽皮。所以注重磨练心性、锤炼意志。
至于三弟子,老道士时常沉思:“究竟什么适合天宇呢?”
思来想去,把会的道家功法、药理针灸让天宇学习,还专门找来一些古史通典让天宇背记、抄颂。
别看老道士平时有点不着调,可严肃起来那不是一般的有威慑力,针对三弟子的培养可谓花了大功夫。
时常见到大弟子坐忘、心斋,老道士就会满意的点点头。见到二弟子心不甘情不愿的被锤炼,老道士就一副恨铁不成刚的摸样,往往少桦顶嘴两句,又会被多训练几刻钟。
回到天宇那边,观看着他学习药理的时候专心致志,背诵古史时抑扬顿挫,抄写通典时笔酣墨宝,老道士心里不由得一阵骄傲,看来这三弟子学的挺快的,眼睛一转,好似又在琢磨什么......
作为没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可能要比同龄人早熟一点,也更能明白生活的困难。
师兄弟三人经过老道士长年累月的“调教”,已经适应了老道士安排的方式去生活。
陈景和越长大越看起来老成,只要是师傅安排的事,只管去做。
而姚少桦总是在私底下抱怨嘀咕:“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啊!”,每次想偷懒就一定会被老道士知道,一些事情自然而然的就会发生了。
最小的弟子凌天宇就有些不一样了,天宇从小时候起表现得聪明伶俐,经常把老道士问的无话可搭!
“师傅,古代通典指哪三通。”天宇总是问老道士不擅长的领域,一问起来老道士答不上,就接着道:“师傅,你总是让我读古史,那古史的编撰者是谁啊!”不答,接着继续:“那春秋史记录春秋时期哪些方面的东西呢!”
每每问道这些,老道士总会说:“天宇啊!青出于蓝必胜于于蓝,学无止境,自己去领悟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