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过门 (1 / 3)
自古妻与妾都是尊卑分明的。是妾,轿子进的就是侧门而非正门,嫁衣颜色也是娇艳的桃粉,娶妻时那满天满地的正红是不会有了,只有房间里面那一对燃烧跳动着的红烛和被蜡烛映红的脸。
对于这些蓁蓁是不甚在意的,人就是这样吧!所有的不甘、遗憾或是失落都是来源于有所期待,没有期待反而容易淡然面对。
一顶软轿,在日暮前把人送到了文家,悄无声息地沿着曲曲折折的石板路,走过的都是熟悉的巷子,不长一段路,感觉走了许久,到家天已经黑了下来。一路从后门进了家去,在后院落轿,便有老嬷嬷来接应。
“姑娘,一路上辛苦了!”说话间,已有一双手伸过来扶住蓁蓁,把人搀下了轿。
“谢过,嬷嬷!”蓁蓁抬头看了看,只见几位小脚嬷嬷清一色着枣棕色素缎夹袄,手中攥着各色手帕,各人脸上略带着几分笑意,眼光却四处打量着这位新来的姨太。
“姑娘,后厅略坐一坐,吃口茶。”为首的嬷嬷站了出来“老太太、太太、小姐们此时正在用晚饭,先生前日省城应酬去了,临去前说家中一切由太太安排,请姑娘稍坐片刻,待我去回了老太太、太太,再请姑娘去敬茶”说罢,转身便去了。
蓁蓁由人引着坐定,就有小丫头端了茶水上来。天青冰裂纹样茶碗造型恬净,茶是新岁的铁观音,啜一口茶,四处环视屋中摆设,聪明如她自然看出主人家不愿意显山露水的低调,但是一花一草、桌椅陈设的精致典雅又让人不敢造次。刚才嬷嬷们称呼的“先生、太太、小姐、应酬”皆是新式名词,虽然自己也读过不少书,戏文中高门显户也听过许多,但真来到这样的地方,满眼皆是自己未见未闻之精巧细致,难免感觉到局促不安,生怕一点错漏被下人看了去成为笑话。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刚才去回太太的老嬷嬷踮着小脚缓缓走来,“姑娘,请跟随我去见过老太太、太太、各位小姐吧”
顺着廊下七弯八拐转过三进院子,走过之处皆是隔五步就挂着一个洋纸糊的灯笼。大门往里的头两进院子是两层的走马转角楼,窗户有的开着有的闭着,灯火或明或暗,灯火映衬出窗户的轮廓流畅而层次分明,像是一出出正在上演的皮影戏。小时候听父亲说过,那此窗都是专门从剑川请来的大师傅亲自雕刻而成,单那一扇窗户的价格也够自家吃上一个月的,这一路走过,究竟有多少扇也是数不清楚了。
待进到第三进院子,最是气派讲究,主楼足足建成了三层楼,比县衙还要高出一层,依山而建实打实的成就了俯瞰全镇的气势。每一层楼都点着一圈灯笼,在黑暗中勾勒出整个建筑的轮廓,轮廓的边缘凌空挑出,檐口像极了善舞的水袖干净利落抛向空中。
走近了看,楼梯下歪着一个半大的丫头,泥金的圆脸盘用红头绳扎出两个冲天辫,手里正抚弄着一只绿眼睛的长毛波斯猫,一双吊梢眼瞥了来人一眼,似笑非笑的说“陈嬷嬷,让我好等。老太太今晚多进了一碗莲子银耳粥,说是要找点乐子打发打发消消食儿,太太便命人唤了喜福社的来唱花灯。现在,都过去大小姐那边了,太太命我来把嘀嘀抱去,顺便等着你们来了,带你们一并过去呢!”
说话间,只听见左边院子热闹声一起,鼓点也打了起来。
“呀!都开始了,赶紧走吧......”
主楼的左边又是一进跨院,地盘比前边三进院子要略小了一圈,细看别致之处却又是更胜了一筹。东西南三面依旧是两层的走马转角楼,窗扇满面镂空雕刻,显然较外面所见更耗费功夫,糊上牙白的上好棉纸让雕刻人物花鸟跃到眼前,有几分工笔画的意趣。
檐廊下放着几个青花瓷盆,分别种上了梅兰菊,打理修剪得宜,平添了许多生机。奇的是,北面两层小楼向院心中凸出,一层就成了一个小戏台,这样的格局却是从未见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