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碑林与菊坞 (7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碑林与菊坞 (7 / 8)
        六十七年风刀霜剑,在眉宇间雕刻下岁月印记,这位光绪举人矍铄硬朗却更胜往昔。

        “当年四骏被盗,贼人意图走水路出陕,幸而被政府扣留。眼下四骏就在陕西。”菊坞先生宋联奎[4]朗声道。

        “我们想马上去看看!”徐悲鸿兴奋道。

        宋联奎道:“虽说是扣下了,但四骏早已被砸碎,大小残片足有十吨重,且散乱无序,复原修缮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偏又逢连年战事饥荒,政府财力捉襟见肘,相应工作只得暂时被搁置。”

        闻此话语,众人脸色都为之一暗。

        “明明近在咫尺,却不得一窥全豹么……”徐悲鸿不禁叹息道。

        “听诸位关心四骏下落,老朽方有此说。如若仅仅观看六骏形象,倒也有替代办法。”

        徐悲鸿忙问道:“莫非六骏还有照片或者摹本之类资料?”

        宋联奎呵呵一笑,道:“诸位可知道‘全形拓’?”

        “传拓之法,乃以纸覆于金石、用墨将铭文拓印传世。此法肇始于南北朝,兴盛于隋唐。原以拓碑为常见,碑面平展,可谓之平面拓。然则石碑外,尚有鼎、瓶、壶、杯等各型各类金石器不一而足,为展其全貌,历数代研究,至清末遂有‘全形拓’。

        全形拓始于嘉兴马起凤,人送外号‘金石僧’,彼时仅限于小件器物,拓法几近平面拓,不讲求透视。继而山东潍县陈介祺改用分纸拓法,先分拓身、耳、腹、足,再拼粘为整体,其乌金拓本结构合理,浓淡相宜。民国后更衍生整纸拓法,以一张纸完成整个器形的墨拓,加之西方透视、素描技法普及,拓片立体感大为增强,全形拓技法随之得以大成。

        全形拓弥补平面拓之失,各类异形金石器得以拓片方式保存,铭文、纹饰研究亦获得极大便利。陕西历朝金石器本就样式丰富,凭此技艺,金石之学更加如虎添翼。”

        听宋联奎说完,徐悲鸿眼前一亮道:“六骏有全形拓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