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峰回路转 (1 / 6)
原来被冒名顶替的甄芝彦竟是女儿身,满座闻之轰然而笑。
杨虎城比了个手势,王菊人递过一张字笺。
勃兰嘉看到上面熟悉的字迹,意识到这是昨夜焦掌柜誊写的那份食谱及物品清单,料想流出自安娜。
杨虎城道:“听闻先生通过时差揭穿凶手的身份,当真令人佩服。不过,凶手的破绽着实太多,仅看他所点流水,便一眼可知是个外省人。”
这份食谱在座诸人均已看熟,菊花茶、水盆羊肉、三皮丝,这菜色也算寻常,排除掉推测凶手为清洗钢笔便利有意多点流食以外,确实看不出有何不妥之处。
“各地饮食多有其门道讲究,而不为外人所熟知也。”见诸人迷惑,王菊人指向“水盆羊肉”,解释道,“羊肉烹汤最早见于商周,被称为‘羊臐’,秦汉改称‘羊肉臐’,唐宋又称‘山煮羊’,据信明清时方得‘水盘羊肉’之名。其原属秋冬季节之温补佳品,后转变为夏令应时小吃,因为多在农历六月上市,故而又称为‘六月鲜’……”
勃兰嘉抚掌笑道:“原来如此,就好比日本鲍鱼必在七月品鲜、普罗旺斯炖牛肉需在冬天享用。凶手初来乍到点了不合时令的菜品,从而露出了马脚。”
杨虎城微笑道:“教书先生们爱讲‘字如其人,字见人品’,其实,从吃吃喝喝里看人往往更准。比如,这位李编修看来多半是粗俗不堪之徒。”
“秦巴雾毫、黄桂稠酒、搅团、饺子,”勃兰嘉道,“此人饭量极大且口味偏重。”
杨虎城笑而不语,王菊人接口道:“秦巴雾毫原名为‘口含茶’,采茶女每采下一片嫩尖,辄以尖朝里、尾朝外入口。茶尖经少女津液滋润充分,方取出晾晒杀青。此茶西汉初年已成贡品,相传刘邦封汉中王时亦常品此茶。”
听到少女口含之旖旎风情,珍妮脸上显出厌弃之色,拿手帕轻轻揩拭着嘴角,许久才渐复沉静。
解释过羊肉与茶,王菊人语气平和道:“其实主任对甄家后人暗中常有照应接济,据我所知,甄芝彦也并无复仇之心。”
“误会解开就好,人万不可轻率妄为,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碎掉的杯子不能复原。”勃兰嘉应道,暗中拿珍妮失手打碎大同园杯盏做戏谑。
杨虎城曲起右手食指,在自己太阳穴上轻轻一敲,安然自若道:“想要虎城这颗项上人头的大有人在,报杀父之仇的也不少,可说是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