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备的商道
既然说三国,我们可以说,分开来讲三国是三个国家的故事,如陈寿《三国志》,十分优秀,可以说就目前我们所认识到的三国历史来讲基本还原史实,如果,合三为一,讲这些国家间的交集,就是冲突部分,例如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十分精彩,拍案叫绝,其它的咱们不说,因为说法太多,怕吵嘴。而我们如今再认识这段历史,应当从社会角度,从人的本位出发,推测那些种种的可能性,也许别人说我不知天高地厚,会驳斥我,抨击我,其实无所谓,百家之言而已。
如论刘备的一生,如果是十年前,我会这么说:仁君降世,时运却不济,五年前我会感慨他从落魄流亡,到一方帝王,而如今,我想说,我不知道他是什么人,刘备可考的资料确实不多,其人也确实是称得上枭雄,我想做一个大胆的推测,抛开演义拥刘贬曹的思想,从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角度出发,尝试解读刘备。可能会有歧义,但我还是要说。
刘备在我心里的形象一天天发生变化,现在,我想我可以尝试着换种说法来形容刘备这个人,用市场经济学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这么说,一,刘备懂得人心的利用价值。二,刘备会很好的从自我包装到推销到售后。三,有贵人相助,却也是个白手起家的典范,拥有一部令人心酸的创业史。
看看刘备小时候是做什么的。演义与三国志的意见达成高度一致——这个人就是卖草鞋的。妥妥的生意人。但是三国志有个值得推敲的地方,我们可以拿出来说一下,因为有意思,《三国志——先主传第二》说,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之后,中山靖王,我估摸着这人不是在造娃,就是在造娃的路上,《汉书景十三王传》记载有子百二十人,一百二十人。我们算一笔帐,我们的这位仁兄15岁开始有10个15岁的妃子,16岁就有10个孕期的妃子,可哥儿们憋的难受啊,一眼看过去妃子都大了肚子不能上班,于是刘胜他又纳了10个妃子,士兵要休息,妃子要轮换,20个妃子轮着来,娃儿长到一岁就丢给奶妈,如此操作需要12年,这是假设他的妃子在20人的情况下,可能实际时间比这个还要长,考虑到武帝时期的削藩手段实在高明,层层分封,刘胜那一亩三分地,每多一个儿子,就从他刘胜手里分走一块地,一百二十个子女,如果男女五五开,分到最后,刘胜剩下的东西,除去宫里开销,雇佣下人,给娃买奶粉,他很可能养不起20个老婆,在他有限的52年里(还能活这么久,人间奇迹),尽可能为皇室开支散叶,实属劳苦功高。不得不承认,刘胜将一个人的生育能力发挥到极致,是否有一个后人叫刘备,我们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纵然皇家笔手将宗谱录的如何详实,我们不排除西汉末年因战乱导致宗谱遗失,东汉初年重修的可能,宗谱重修的时候人家嫌麻烦,看你几百个儿子压根没认真录。再有,刘备建国,称汉,死后又被追封为汉昭烈帝,后人却称蜀或蜀汉,有人说叫历史叫汉的王朝太多啦,大家方便区分,所以这么叫,有这个可能性,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后人对蜀作为汉室正统的延续,持有怀疑态度。
再者,陈寿说及刘备身份,祖父刘雄,父亲刘弘,世代担任地方官,按照封建王朝的定理,末代皇朝,必须是从上贪到下,不是每个末代王朝都有一个海瑞,况且桓.灵二帝很有想法,把朝廷上下搞的乌烟瘴气,地方官儿怎么可能苦了自己,再差也不至于让自己的家人为吃穿发愁,随后陈寿先生笔锋一转:“先主少孤,与母织席贩履为业。”巧妙的避开了先主的那位当官的父亲,直接挂钩到了母亲,我差点以为刘备是私生子,而后无史可查刘雄死于何年月,只知道刘备的家道中落于武帝元狩六年。此处疑点重重,说不清也道不明,但我认为,刘备的皇室身份,有水分。但不排除为真的可能性,有了这个镶了金的身份,我反而更觉得刘备他像个商人,把自个儿当非卖品包装的花里胡哨,想推销自己又表示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
刘备有了名正言顺的身份,就地招标,自然有很多人投资,诸如财主张世平,苏双等投机分子,此时的刘备,已经具备了初步逐鹿天下的资本,可没想到他的对手是地狱级的,他输的裤衩都不剩,后来他发现,曹操有地,袁绍有兵,袁术有钱,孙坚能打,他刘备要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于是刘备把民心当做最后的依仗,反复对手下要强调爱民,爱民是让手下学会重视天下的舆论作用,并不需要付出养民惠民的实际行动,就能得到诸侯的好评。
刘备的前半生被打的像丧家犬,没钱,没兵,流亡再流亡。如果百姓再不支持刘备创业那他岂不是要滚回家卖草鞋?国家丧乱之期爱民,以求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显然是扯张虎皮做大旗,细想一下,天下不安,民心何安?且不管人心如何,刘备逐渐从默默无闻,到有了名声,再配上汉室后裔打造出了救困扶危汉室传人这块金字招牌!
我也不否认刘备具有爱民如子,兼济天下的胸怀,可能有人说了,你一会儿这儿一会儿那儿,我头都晕了,你到底想说什么!我想说,我在分享,我在分析。好,下面回到商人立场:
作为一个商人,刘备用自己的性命在和这纷乱的天下间做交易,输了草鞋没得卖,命赔进去,最坏也不过如此,赢了啥都有,天下人穿多大码草鞋他刘备说了算,有人问,不能选择旁观吗?不能,每一个有理想有野心的人,都不会选择在群雄并起的情况下,选择默默无闻,他们绝不甘心被时代的车轮一碾而过。曹操如此,刘备如此。刘备知道自己本钱小,和大户人家玩儿不起,但是他慧眼如炬,发现了民心是天下浪潮,于是一个新的世界向他打开。
如果将刘备的人才集团比做企业。那么他的日常应当如下:
在日常被别人打的像过街老鼠之余,我们的刘备刘老板,不仅懂得如何用自已的金子招牌招揽打工仔,也很懂得打工仔的郁闷心情,工作之余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并表示我们的未来并不是泡沫,只要我们一起携手努力,一定可以搞垮曹氏集团,到时候大家就不用吃死工资了,直接搞股份制。员工一听,咱们跟了个好老板,瞬间鼻涕一把泪一把,说刘老板有这么崇高的理想,我们打工的怎么可以没有一点思想觉悟,并紧紧的握住刘老板的手表示自己一定加班加点超额完成任务,刘老板得意的看着这群为自己忙碌的人,心里默念了句:枯燥。
这些打工仔也没有辜负刘备的期望,最终他们帮助刘备建立起一个庞大的集团。
ps:没有玷污辱篾的意思,大家笑一笑就好,不满意,我可以重写
确实,我是个俗人,从俗人角度看东西。即使再高贵,也不免落了俗,看官全当笑话看,笑一笑就好。
啊,说了这么多,具体更新,什么时候更新,想看的读者朋友催更就行。我会时刻留意圈子的动态,哪怕有一位读者朋友愿意听故事,我都会讲下去。我只是一个学生,写东西练手,一边学习怎么写,一边试着怎么写,无非一些烂东西,拿不上台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