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4章 蒸蒸日上
接下来的几日里,薛绍就在讲武院新衙门的忙碌与新婚的甜蜜之中,渡过。
qing窦chu出始为人fu的太平公主,将一颗心完全放在了薛绍的身上。仿佛她生活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薛绍。大到薛绍的工作进展小到他每一件衣服的褶皱,太平公主全部都要悉心过问。
薛绍从来没有想到过,从小养尊优只会享受的太平公主,也会在新婚之后变成一个贤妻liang母将他照顾得无微不至。诚然太平公主不会亲自给薛绍洗衣服做饭,但是她的手下从来就不缺少这方面的顶级“人才”。薛绍有时甚至会感觉到一些不适应,因为太平公主和她的“助理团队”几乎是将他当成生活不能自理的残废那样来照料了。
就连月奴都要“失业”了,薛绍见她整日无所事事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将她和吴铭一起带到了讲武院当作私人助理来用。毕竟这两个人对薛绍来说最是忠心和shu悉,使唤起来也是毫无顾忌非常的顺手。
讲武院的事qing虽然多而庞杂,但是因为有武则天的亲自关注与助力,因此进行得相当的顺利。不到三日,薛绍要的人力资源就几乎全部到齐了。文有萧至忠、李仙缘、钟绍京、苏味道和刘幽求,武有郭元振、薛楚玉和左奉宸卫带来的十名亲随,zài加上吴铭与月奴这两个私人助理,以及挂名在讲武院并负责通联天后的“高级文秘”上官婉儿,这些人一同组成了讲武院的第一批组织班底。
虽不说人材济济文武双全,至少让薛绍不zài感觉du木难支了。
人员搭配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其他的事qing也就相应的迎刃而解了。
薛绍先把讲武院从大明后宫的玄武殿,搬到了宫墙外的北衙校场,与羽林卫做了邻居。这样一来,讲武院的人出入官衙办起事来就fāngbiàn多了,不必zài受那些皇宫jin令的约束。羽林卫的两位大佬程务挺和李谨行都对薛绍很照顾,不仅仅是让出了最好的军舍与校场给他们,还派了好些军士帮忙给薛绍搬家、安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nei,薛绍所需的一些军用物资也全由羽林军来提供了。
军人的办事效率就是高,不出几日,一个暂新的“讲武院”就成立起来了。比起当chu窝居在玄武殿里的那个学堂似的临时机构,现在的讲武院颇有几分正规衙门附带军事院校的意味。按照薛绍的规划,这个占地面积达到近百亩的新讲武院被划分成了几个清晰的部分,有办公的官署、讲Ke的学堂和议事的议厅,也有专门的膳食厅与军工sùshè,还有用来讲武的校场与牧马的水草林地。
薛绍在讲武院的事业总算开了个好头,而且正在蒸蒸日上。
看得出来武则天的确是真的关心讲武院,她前前后后带着薛绍的顶头上司、兵部侍郎岑长倩和主管财政的户部侍郎薛克构一同来考查了三次,除了密切关注讲武院的工作进程,也多次吩咐不能在财政上苛刻了讲武院,凡是薛绍想要的人力物力,朝廷必须zuìdà程度的予以满足。
讲武院的人得到了这个消息当然是欢欣鼓舞干劲十足。只有薛绍和岑长倩、薛克构这些人心里才清楚,表面看来天后现在对薛绍非常的照顾,几乎是破格的给予了他zuìdà程度的fāngbiàn。但实际上,这其中是有着深层原因的。
前不久北伐归来后,立下了赫赫ZHAN功的薛绍非但是什么好chu也没有捞到,反而还被明升暗降踢出了军队。但凡知悉这些neiqing的人,无不觉得朝廷是亏待了薛绍。赏罚不明这是有失朝廷公允的,尤其是对军人而言这很伤士气、容易导致人心离散。
因此,不管是出于对女儿的溺爱还是对功臣的安抚,武则天都有必要在事后给予薛绍一定补偿。也正是因为如此,太平公主的嫁妆才会丰富得令人震惊,武则天对讲武院的关注也远超了正常的范畴。
对此,薛绍当然是心知肚明。于是他一面感谢圣恩,一面来者不拒的对武则天的照顾全盘接受——如果不要,天后或许还会觉得薛绍是在因为此前的事qing在闹qing绪了。
除了在人力物力上对讲武院特别的照顾,武则天还多干了一件安抚薛绍的事qing。朝廷近日即将chu斩突厥ZHAN犯阿史那伏念,定刑与赏功一并进行。在追论功劳时,功劳薄上赫赫写着是薛绍的侍姬安月浓在黑沙奇袭ZHAN中,亲自生擒了阿史那伏念。
生擒敌酋,这是莫大的军功。
虽然安月浓(月奴)不是真正的大唐军人,但是做为一名普通的百姓立下了这样天大的功劳,也是必须要重重赏赐的。zài加上薛绍与太平公主大婚之时,跟随薛绍最久并与之出生入死的月奴并没有成为媵yu之一。出于奖励与补偿,zài或者因为月奴是难得一见的女中豪杰让武则天格外的欣赏,因此武则天极立主张要破格封赏安月浓。
就这样,朝廷封赏了月奴这样一名女子为“云骑尉”,这是七品勋官,等于是“官方承认”了月奴立下的ZHAN功。与此同时还封了月奴为正七品致果校尉,这是七品武散官,意味着月奴可以享受七品官的政治与经济待yu。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