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九 主动请缨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0九 主动请缨 (2 / 3)
        李靖听李世民这么说,有些急了。他特意在李世民面前蹦跳了几下,说道:“古时廉颇老矣,尚能出征。臣只是稍有足疾,岂能在家赋闲呢。况且臣上次剿灭东突厥时,对吐谷浑的情况也略有研究。吐谷浑与突厥又都是游牧民族,臣经上次与东突厥一战,积累了不少的战斗经验。所以臣恳请陛下让臣出征,臣定当不辱使命!”

        李世民见李靖执意要带兵出征,欣慰地说道:“既然这样,朕还是请卿挂帅,远征吐谷浑。”

        “谢陛下!臣定当不辱使命!”

        稍停一下,李世民又说道:“爱卿这次出征,把潞国公、右卫大将军侯君集也一起带上,让他跟随爱卿参习兵法如何?侯将军在朕面前常抱怨爱卿不肯对他倾囊相授,学不到精华呢!侍中魏征魏大人可是常在朕的面前夸赞这个侯君集,说他有宰相之才哦。”

        “陛下,臣才疏学浅,哪能做潞国公的老师,这岂不是耽误了潞国公的前途了吗!”

        “诶,爱卿不必过谦。爱卿的才学怎么样,难道朕还不清楚吗?我大唐从创业开始,大小多少战,哪一战没有少得了卿的贡献?西征、北伐、南征北战,卿无往而不胜。卿的威名可以说是到处传播,大家都把卿称作‘战神’呢!连向来不服于别人的尉迟敬德,都对爱卿佩服的五体投地。就是孙武、霍去病再世,又能如何?爱卿,我大唐初建,需要人才,爱卿的衣钵,也需要有个传人啊。潞国公贵为大将军,做爱卿的学生,也辱没不了爱卿的身份。所以爱卿也不要太过保守,你随便露一点出来,就够潞国公学半年的了。”

        李靖连忙躬身道:“陛下谬赞了,让臣实在汗颜。要说臣南征北战小有战绩的话,哪一个战绩不是在陛下的运筹帷幄之下实现的?没有了陛下的宏图大略,臣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臣的所谓成就,乃是全靠陛下的庇护。没有陛下,就没有臣的今天。”

        “哈哈哈哈!”

        李世民连忙摆手,大笑道:“爱卿,快莫这么说了,我们俩人就不要在这里互相吹捧了。爱卿要是再说,朕就要上天了!朕是皇帝,当然所有大臣的功劳,也都是朕的功劳,都是我大唐的荣耀。但每一位臣僚做了什么,有多大的贡献,朕的心中还是明明白白的。”

        李世民说罢,拉开身旁一面屏风上的盖布,指着那上面一行行的文字对李靖说道:“爱卿你看,朕把我朝每一位大臣的功劳都记在这里呢!朕要让每一位大臣都知道,他对我大唐的每一个贡献,朕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李靖抬目观瞧,在屏风上记着密密麻麻的文字。李世民一直酷爱东晋王羲之的书法,每日临摹不缀。所以上面的字龙飞凤舞,亦如行云流水,非常雅致。

        李靖看到上面有很多大臣的名字,几乎每一位朝廷重臣的重要贡献在屏风上都记得清清楚楚。当然李靖也看到有自己的,从自己参加西征薛仁杲至今,每一项功劳都记录在上面。有时候,在功劳后面还有李世民寥寥数语的评价。如在自己攻灭东突厥之战的后面,李世民就写有“靖以骑三千,喋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得李靖为帅,快哉!快哉!”

        李靖看了,非常感动。他趋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所以有才能的大臣往往不能善终。陛下却牢记每一位大臣对大唐的贡献,赏罚分明。这样的明君圣主,真是靖等做臣子的福气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