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九0 西 行 (2 / 3)
李靖说到此,突然明白玄奘大师为什么到此了。他吃惊地站起来,问道:“难道大师您真的要……”
“阿弥佗佛!”玄奘认真地点点头,双手合十,高宣了一句佛号。
“贫僧这几年基本上都是在四川,与那些佛学大贤们探讨佛学。随着探讨的深入,发现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南北义理不同,摄论、地论两家分歧巨大,已经无法融合。如果这些佛经连我们佛门之人都无法参透,又如何能宣讲教义,普渡众生呢?所以贫僧在受具足戒之时,就发下宏愿,一定要到天竺去直探原典,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国佛学思想的分歧。前次贫僧游学到长安,正好碰到天竺僧波颇抵达长安,得闻印度戒贤大师在那烂陀寺讲授《瑜加论》总摄三乘之说,所以就立即决定前往天竺取经。”
李靖看到大师宏愿广大,不顾艰难困苦,万里迢迢去天竺寻求佛法,心中由然而生钦佩之情。但他又疑惑道:“如今朝廷因常遭东突厥侵扰,颁布了禁边令。大师可有朝廷的通关文牒?大师西行求经,从长安出发应该是一路往西,又怎么舍近求远绕远路到了灵州这边呢?”
“没有。”
玄奘听到此问,黯然地摇摇头,叹口气道:“佛家不打诳语,实话实说,贫僧手中还真的没有朝廷的通关文牒。”
“没有朝廷的通关文牒?”李靖听玄奘说没有朝廷的通关文牒,颇为惊讶。
“现在朝廷颁布了禁边令,大师没有通关文牒,可谓是寸步难行啊!大师临行前为何不去找陛下,求得陛下的帮助呢?”
“贫僧哪能不知通关文牒的重要呢!在西行之前,贫僧专程往长安求见陛下,与陛下谈到了贫僧西行天竺求取佛经真理的宏愿。奈何不管贫僧怎么请求,陛下坚决不允,甚至还劝说贫僧还俗入朝为官!贫僧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偷跑出来。正因为没有朝廷颁发的通关文牒,所以贫僧没敢一路往西,才绕远道走灵州的。贫僧虽明知施主在灵州为大都督,也没敢来见您,怕给施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结果想趁早上开关时蒙混过境,就被施主的军士给当成奸细给抓来了。”
李靖听说玄奘没有通关文牒,有些担忧起来:“大师,此去天竺,何止千里万里。何况您还没有朝廷颁布的通关文牒,各地边塞要是看到您,必然会抓您并押往长安。即使您躲过了大唐边关士兵的盘查,但西行道路又非常险恶,就算遇不到突厥胡骑,也会碰到强盗歹人。更往西有些地方是广阔的戈壁和沙漠。可以说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人马俱绝。岂是常人能去的了的!您孤身一人前去,恐怕会凶多吉少!大师还是再考虑一下吧,不要轻易以身试险啊!”
玄奘大师摇摇头,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坦然说道:“施主您也知道,贫僧西行的宏愿不是一时的突发奇想,而是经过了十几年的深思熟虑的。贫僧自从在十年前立下这个宏图大志以来,中间虽也曾动摇过,也曾反复地诘问自己是否能践行自己的初心和诺言。但是十几年来,这种西行的愿望却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坚定。贫僧觉得这是佛祖压在贫僧身上的一种责任,贫僧不去完成它的话,内心一直不安。直到贫僧开始踏上这西行之路,贫僧的内心才趋于平静。此时贫僧才逐渐认识到可能自己就是实现西取佛经真理的天选之人。只有实现这一远大志向,贫僧也才能体会真正的幸福和修行。贫僧已在佛前立下誓言,要践行大乘菩萨‘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行愿。所以纵使有千难万阻,也阻挡不了贫僧西行的脚步!即使贫僧在西行的路上被官府发现并抓回去,那也只是迟滞一下贫僧前进的步伐,但终不能改变贫僧西行的决心!”
看着大师坚定的目光和斩钉截铁的态度,李靖深深地被玄奘大师坚忍不拔的精神所折服。
是啊,一个人只有有了自己的伟大的追求和志向,并能脚踏实地地去践行这个追求和志向,为此百折不回,这样的人生才是完美和幸福的。李靖想想自己,又何尝不是有如此的追求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